“天下无贼”?
袁伟时
人是奇怪的动物。喜欢比较似乎是它的奇特德性之一。第四次来到美国快一个月了,住在斯坦福大学所在的Palo
Alto。这里离三藩市不远,是硅谷的一个...
作者文章归档:袁伟时

2008大选,美国变迁的标记
 ...
袁伟时:伸出手来,掏出心来
伸出手来,掏出心来!
袁伟时
汶川地震,又一次灾难袭击,又一次见证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生灵消逝的悲痛让我们沉思:
掏出心来展示我们的友爱,伸出手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务。
解放思想的浪潮正在广东展开。让作茧自缚阻碍心灵和手脚自由施展的种种藉口见鬼去吧!
这次救灾,政...
当代思潮与社会变迁
( 根据2008年7月13日在东莞图书馆讲座上的报告录音整理、修改、补充)
【提示语】思潮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嘉宾简介】 袁伟时,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已经结集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中国现代思想散论》、《路标与灵魂的拷问》、《近代中国论衡》、《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等。主...
从后冷战时期中日关系看冲突与融合
以1991年12月苏联瓦解为标志,冷战时期划上句号。十多年来,中日关系风浪迭起,个中有不少耐人寻味之处。日前与友人闲聊,问难辩驳,放言无忌。录之如次,聊博读者一粲。
矛盾客观存在,冲突还是融合却取决于双方决策
友:最容易激发中国人民族情绪的当属中日关系。起起伏伏,令人捉摸不定。福田上台,胡锦涛五月访日,满天乌云又好像消散了。日本政客和右翼文人是麻烦制造者,他们一再挑动事端,讨厌极了。
袁:上一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一再剑拔弩张。我也不喜欢那些信口开河的政客和文人。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中日矛盾都是他们制造出来的。其实,不少矛盾是复杂的,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转载:林达:关于伊拉克的三篇战地采访
林达:关于伊拉克的三篇战地采访
编者按:本文作者林达系旅美中文作家。作品有《带一本书去巴黎》、《总统是靠不住的》等,新著《西班牙旅行笔记》(台湾版名《西班牙像一本书》)。零八年九月以亚洲週刊特约记者身份赴伊拉克採访。
林...
中国现在是否需要开建航母?
中国现在是否需要开建航母?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2007-04-14)
(2007年4月,我参加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关于建造航空母舰的辩论。参加辩论的嘉宾分别是各大学的教授、将军、军事杂志主编和记者。我是下半场才参与的。播出时的字幕和网上流传的文字记录稿,好些地方不准确或不完全。鉴于辩论中的不同观点,对观察当前国内外有关问题不无启示,特请孙红璎小姐根据凤凰卫视寄来的光碟对下半场的文字记录进行校正,形成这个比较完整和准确的文本,供有兴趣的朋友们浏览。为了完整表达原有的意思,个别地方需要加一些词或句,则用括号标明。
袁伟时 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主持...
告别极左思潮——答《新京报》记者王梦菁
告别极左思潮
——答《新京报》记者王梦菁(新京报《100人阅读》采访)
袁伟时
1、2008年读过值得推荐的书?
袁伟时:雷蒙•阿隆的《知识分子的鸦片》,是2008年我读过的书中最值得推荐的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极左思潮就困扰着中国知识阶层,30年代特别是进入40年代后,这股思潮已经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其实,这也是世界范围思潮变幻的缩影。对这个历史现象,我们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彻底的反思。这部完成于1...
袁伟时:语言暴力的根源
语言暴力的根源
 ...
自由和爱是永恒的人性
自由和爱是永恒的人性
《南方周末》2009年03月05日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的一年间,两度到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读《蒋介石日记》和其他档案,每次三个多月,都得到很多朋友帮助,其中帮忙最多的是唐嘉猷、洪源远一家。每周上超市购物,电脑、手机出了问题……第一个求助对象就是嘉猷。
认识他们就是一个爱心故事。若干年前,杨小凯教授写作《百年中国经济史》,把初稿发来征求意见。帮助他处理来往电邮的是他的关门弟子张居衍。小凯仙逝后,居衍回国在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执教,夫人在美国加州大学(Davis)读博士,他每年有颇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