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难,行宪更不易:行政管理学简史
李华芳 ( 微博 @RU李华芳 )
政治与行政两分:立宪难,行宪更不易
Wilson, 1887; Goodnow, 1900
早在1887年,Woodrow
Wilson就说:立宪难,行宪更不易。由此开启了公共行政这一学科与政治学的分野。Wilson早年治学,成为著名的政治学家,在1913年成为美国总统之前,他是新泽西州州长;而在州长之前,他是普林斯顿大...
作者文章归档:李华芳
立宪难,行宪更不易:行政管理学简史
李华芳 ( 微博 @RU李华芳 )
政治与行政两分:立宪难,行宪更不易
Wilson, 1887; Goodnow, 1900
早在1887年,Woodrow
Wilson就说:立宪难,行宪更不易。由此开启了公共行政这一学科与政治学的分野。Wilson早年治学,成为著名的政治学家,在1913年成为美国总统之前,他是新泽西州州长;而在州长之前,他是普林斯顿大...
John Wong是纽约法拉盛的一个移民律师,30出头,有着中国传统里不缺的精明。所以他对其中一个申请避难移民的客户说:“他们(移民局官员)就是问你一下乱七八糟的问题,随便编一下就行了。”这个中国客户要编的理由是“因为计划生育被强迫流产”所以要申请避难。这段对话被卧底的FBI录了下来,成了Wong律师的罪证。
近期《纽约时报》再次刊文《中国城的避难欺诈:谎言的产业》重提这件华人移民欺诈案。2012年法拉盛地区多家华人律师事务所因为类似原因被查。纽约联邦避难署在...
这些灰色领域组织既不直接面对选票也不面临足够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该如何对它们进行问责呢?
在《怎样监督NGO》一文中,我提到过Rae André关于问责NGO的文章,我大致节选编译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问责灰色领域组织
美国东北大学 Rae André
“问责难:政府-非政府混合组织”
《非营利季刊》2014年春季卷
传统研究里把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上述区分是很不恰当的。除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国有企业中混合产权部分的讨论外,越来越多的政...
(微博:@RU李华芳)
在经济学上,资产价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微观上,哪怕不说机构投资者,一个普通人也要考虑把自己的钱买点股票、买个房子、存个银行,或者“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分散风险,这当然取决于不同资产的价格以及它们的风险。例如,当实际通胀率高于存款利率的时候,存银行就属于“竹篮打水”,意味着实际资产缩水了。
从宏观上,资产价格直接影响经济稳定和可持续。资产价格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应该提供引导投资和消费的关键信息,但经济危机、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大规模衰退、却表明并不尽...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最优配置问题的,而真实世界里配置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市场或者说价格机制是经济学研究最多的。但是有一些市场里头,价格的作用受到多种限制,可能是来自法律等正式规则的限制,也可能是来自习俗或伦理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限制,例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找对象的时候不是价高者得,而是情投意合才结成夫妻。
问题是情投意合这种分配方式讲究“配对”,而且这种配对最好还需要“稳定”,麻烦的是还不能依靠传统的价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应该怎么办呢?201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给了夏普利(L. S. Shapley)...
李华芳 (微博:@RU李华芳)
这些年中国很流行“诺奖得主”来淘金。一开始可能是“诺奖得主”自己来走穴,例如蒙代尔一开始来的时候就是那样。当然时间也可以追溯到1988年弗里德曼来中国的时候。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发现“诺奖得主”其实和影视明星差不多,只要站在经纪公司的角度来运作“诺奖得主”,不愁赚不到钱。向国人贩卖“诺奖得主”,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家之路。因为有“诺奖得主”这样的光环在,所以其营销相对来说就变得比较简单。20...
李华芳 (微博:@RU李华芳)
2006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颁奖给他的原因是因为菲尔普斯对宏观政策在长短期不同的利弊作出了深刻分析。他得奖算是意料中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每年搞竞猜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然无人猜中。可能是大家对各位候选人的年纪大小不甚清楚,所以选了更年轻的几位,例如克鲁格曼等,虽然这些人的获奖好像也是迟早的事,当然了,活得诺奖的一条金规则就是你要活得足够长。
菲尔普斯是詹姆斯·托宾的学生,名师出高徒,诚然。菲尔普斯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
李华芳 (微博:@RU李华芳)
合而言之,政治清明,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便是我个人梦想中的未来中国。
——穆藕初,“新年的梦想”,《东方杂志》1933年
方显廷在其回忆录中对穆藕初推崇备至,字里行间尽显感恩戴德之意。这源于穆藕初慧眼识才,资助方出国深造,遂成就方显廷作为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的盛名。而何廉得方显廷之助,在国内也使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成为远东地区最好的经济学研究机构之一。这是一连串的机缘巧合,但离不开穆藕初的高瞻远瞩。
穆藕初是上海川沙人,实...
论芝加哥学派:评论 G.J.施蒂格勒 JPE. Vol.70, Issue 1 (Feb. 1962), p70-71 翻译 李华芳 (微博:@RU李华芳)
这是施蒂格勒对米勒的论芝加哥学派的一个评论,这一次碰到《施蒂格勒回忆录》,翻出了以往这篇翻译做材料。如各位正在写这本书的评论,或者仅仅是看这本书,也希望这个会为你的兴趣增多一项选择。
经济学家能形成一个派别的一定是他们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的看法是相似的,而...
为了探访科斯,我提早一天抵达了芝加哥,找了个第二天步行可到科斯住处的酒店住下。2011年的11月11日,芝城风大,天寒,但有星月。晚间在林肯公园边的一家饭店和科斯的助手王宁教授准备第二天探访的流程和问题,回酒店后依旧难以入睡,开始重新读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我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数十次了,科斯的英文很容易读。我在梦里演练着见面的场景,从科斯定理说起,应该会是不错的选择吧。
“我不喜欢科斯定理。”这是第二天坐下来开始交谈之后,科斯对我说的话,很慢,但说得很清楚。我本能的回应是:“为什么?”他习惯性的停顿,然后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