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天田

李天田,女,现任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创始合伙人、董事长。曾经担任北京仁慧特智业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商学院工作组组长,《中国商界》杂志社执行社长。

李天田老师擅长领域:

企业源动力建设咨询、企业规划力建设咨询,企业软实力系统培训、学习型组织创建培训等。并担任多位著名企业家的决策顾问。

李天田老师曾主持过的项目有:

担任过2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软实力建设项目总负责人,如:蒙牛集团连续六年的软实力建设项目总负责人、蒙牛商学院创建人;新希望集团新兴业务战略顾问;新奥集团文化软实力建设项目总负责人;南京奶业集团连续七年的战略设计与企业文化项目总负责人。并曾经为《人民日报》市场报系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等机构提供企业软实力方面的培训。

屌丝的逆袭


  最近,我身边几个公认品位最挑剔的朋友,都在微博上眼泪汪汪地赞美一个叫做《中国好声音》的电视节目。为了避免失去共同语言,作为一个没有电视机的人,我也不得不后知后觉地趴在电脑上补课。一看之下,乖乖,不得了,的确值得大书特书一下。

  我不是电视专家,无法从电视制作的角度来谈什么观点。但是,我认为,《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走了一条很不一样的道路: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档完全用互联网的逻辑来制作的电视节目。为啥这么说呢?您看,这个节目与其他电视节目的差异主要在三点:自组织、反权威、不装逼。

  自组织主持人靠边站。节目用了浙江台的头号小生华少做主持人,但是仅限于口播赞助商和做后台花絮,节目...

Read more

管理幼稚病


  窃以为,有一条商业新闻被中国企业界可耻地忽略了:2012年9月,“欧洲最富有的男人”、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终于宣布退休,将权力传递给他的三个四十多岁的儿子。这一年,他86岁,创建并执掌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公司整整70年。这个数字即使不是绝后的,至少也是空前的。关于宜家的第一个传奇故事就是它的诞生:1943年,瑞典中学生英格瓦·坎普拉德从他的父亲那里得到的毕业礼物就是——帮助他创办自己的公司。这毫无疑问足以让时下所有鼓吹“创业教”的教徒们感到自愧不如。

  70岁的宜家身上有太多值得中国公司解...

Read more

从“我知”到“我会”——中层核心竞争力


  们请过数百名本土企业家分别填写一份“当前最苦恼的事”清单,最终排名前三位的是:

  1. 不知如何寻找公司未来的新增长点。

  2.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缺乏合适的实施团队。

  3.内部现有管理层的执行力不足。

  看,企业家的三大烦恼中,就有两项与中层团队有关。

  而在针对企业决策层人士的面对面访谈中,我们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认为在你的中层干部中,完全胜任、需要在岗培养和完全不胜任的比例是怎样的?”迄今为止,已经有四五百名企业高层回答过这个问题,总体上看,认为自己目前的中层管理者完全胜任的不超过总体数量...

Read more

太子奶山寨蒙牛,刻舟求剑为哪般?


 

各位看官,太子奶的发展模式、投资结构、战略投资人是否眼熟?没错,这几乎就是一个2002年至2005年期间蒙牛模式的山寨版。只是,即使在童话里,每一个相同的开头都未必有一个相同的结局。

 

一位朋友新近由副总裁荣升总裁,身边人都说,他变了。

另一位朋友最近由风险投资家转型为创业者,他说,自己很多想法都变了。

一家成长性很好的公司迎来了新的大股东,从上而下的管理者都很紧张,不知道会不会变。这家大股东的决策者说,自从决定投资之后他就很紧张,不知道该不该变。

变,还是不变,这的确是个问题。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财经头条是太子奶“被破产”...

Read more

“真功夫”管理闹剧谁之过?


前妻VS二奶,姐夫VS小舅子,“真功夫”的一场管理闹剧!!

最近阅读口味确实偏“闲”,有点羞于承认自己的阅读行为。比如,最近我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地读完了数十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全集,并且相当认真的对波罗先生的侦查和判断方法进行了圈点和笔记,甚至与福尔摩斯先生的侦探方法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另外,我还在旅途中看了一本有趣的国际阿Q主义代表作:《秘密》,并且活学活用的治好了感冒。包包里还背了一本周国平《朝圣的心路》,发现又一次成了活该上当的“封皮党”——这本装桢相当庄严的著...

Read more

损失7000亿,到底谁是“力拓”余泽成?!


企管界、财经界这几天,最大的商业新闻仍然是力拓案,最新的引子是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据估算由于商业间谍行为的破坏,中国钢铁业在最近几年间至少损失了7000亿元人民币。

的确,从我所了解的民营钢铁集团的情况来说,每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和进口配额真的是让中国企业“如鲠在喉”。我常常说钢铁行业是个“做行情”的行业,节拍赶上了,怎么都赚钱;节拍打错了,睡觉都赔钱。问问中国的钢铁贸易公司,谁没经历过“下订单时一吨赚上千,装货时一吨赚几百,货走在路上一吨赔上千”的恶梦?

但是,在国际商业生态链上,我们也不能“因噎废...

Read more

郁闷的东航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怎么觉得这个飞机特别颠?”旁边一个大老爷们儿苦着脸问我。

  而此时,我们正搭乘东航某一航班平稳的飞行在九千米的高空上。因为选择了这个航班,几天来我已备受随行人员的攻击:“你干吗选东航的航班啊?”

  “呃……选国航的话时间太早,就要五点钟起床······”

  “那也比坐东航的好啊!你真是!开玩笑!要坐你自己坐,我们改航班!”

...

Read more

企业生存的一片紫海


  红海也好,蓝海也罢,都不过是概念,对于实实在在的企业经营来说,他们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处于一片汪洋“紫海”之中。

  蓝海总是短暂的,所有的蓝海最终都将会染成红色;红海总是表象的,任何一片红海里都隐藏着某些蓝色的海沟。

  红+蓝=紫。

  红海与蓝海是一种理论上的相对概念,只有紫海才是市场的常态。
因此,傻傻地、苦苦地等待那个传说中除了你自己谁都看不见的蓝海奇迹的出现,就好像盼着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在自己嘴上一样。

  快速消费品行业是蓝海还是红海?应该是血红血红的吧,但一样有人能在十年时间里创造了从0至300亿人民币的辉煌业绩。不仅如此,...

Read more

传承之痒:凭什么苛求“富二代”?


 

 
 
    于我而言,职场也是江湖,而江湖自有公论:把日子过成段子,把客户处成亲人。
因为已经与客户处成亲人达十几年之久,所以很清楚“亲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所在。前不久出席一个名为《传承精神·基业常青》的企业家二代座谈会,内心忍不住一声叹息:从亚洲金融风暴到全球金融危机,外界风吹雨打混都不吝,企业家们始终焦虑不安的,是一个传承问题。
传承问题与第二代有关,但这里所说的第二代并不是狭义的血统上的二代,而是指企业核心岗位的继承人问题。因为,永远不要指望一个天才可以独自撑起一个庞大...

Read more

老板们的痒痒挠儿


当年马三立老先生有一个著名的关于治痒痒的段子,至今谁都能学两句:“挠挠!”

1977年,山东考古工作者在曲阜鲁国故城遗址的两座战国时代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两件“痒痒挠”,都用象牙雕刻而成,长约40厘米,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来挠痒。其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整件“痒痒挠”做工十分精致,既实用又美观。而文人墨客案头珍品和收藏重器的“如意”,正是由痒痒挠演变而来的——挠痒时能恰如人意,故名“如意”,可谓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