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伟诗

做中国人,不能丧失对社会最起码的良知。良知的获得,一是靠对真理的追求,一是靠对正义的维护。认同良知、拥有良知,将是我日常的努力。

含泪劝告余秋雨:请做回中国文人先


  今天读到老余同志的博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读罢不觉为老余同志的论调及逻辑感到有些吃惊。

  (诸位场外导演请先将镜头对准你诗哥我先,对准我故作沉静、内心激动的表情先,哎呦喂,你们不要着急先:老余同志的戏还在后边呢,后后有戏。)

  通过老余同志的博文得知,“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家长们情绪激烈”!并且由此得知,“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fanhua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fanhua宣传了”。为了避免让“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fanhua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fanhua宣传&...

Read more

30年以后,大哥你还是今天这样


  随意之间看到这样一则博客,主人公讲的是在聚会的时候,无意之间碰到一高人,很深邃那种,头型儿属于地方支援中央。估计能有50多岁了。结果一问:小伙子才26!弄得各位好不尴尬,呵呵。

  别说,就是有这样一种人,长得那叫一个老相。我就有这样一个朋友,脸色特别黑,长的特别老。一次开会,邻座儿突然问他:大哥,今年你50几了。朋友当时就急了,说我今年才29。结果刚才问话那位大哥平静地说:啊,我的意思是说30年以后,大哥你还是今天这样(年轻),这就是黑的好处。

  各位听众,你们还别说,看似无意的、小小的掩饰,有时还真的不是谁都能做得到。你看刚才这位问话的大哥,如果稍不机灵,只是一味为...

Read more

劫中愤怒再问:可知论OR不可知论?


  1.要求生不要求死:地震必测

  地震到底可测不可测?汶川大灾难轰然降临,所以这个问题务必格外成为一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认为,地震首先不是一个可测不可测的问题,而是一个必测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必须活下去,这正是全人类的共同信念。思想和方法需要从这种信念中来。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地震后,周恩来总理就强调∶“地震是有前兆的,可以预测的,可以预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李四光先生在在一次会议上提出:邢台地震之后要密切注意河北河间、沧州一带地震危险性,要加强中长期地震预测。果然在1967年河北河间大城发生了...

Read more

劫中愤怒首问:临门脚臭还是马后屁臭?!


  昨天下班回来(2008年5月15日6点半),打开电视,看不忍看的赈灾纪实。哭了!

  流泪吧,死难人数预计超过5万。

  恨地震!虽说恨天有罪,但小老百姓和他们的儿女何德何能,竟遭上天如此责罚?

  恨,所以要竭力地了解。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了解了……无论如何,我再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了。

  我看到:4月26日早上7时,湖北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直径约百米、水深数十米、常年不干的观音塘,约8万立方米的蓄水,5小时内,全部消失,水面突然出现漩涡,轰鸣着沉陷。5月10日,四川省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迁徙,数十万,蟾蜍,走上马路。5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