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回来(2008年5月15日6点半),打开电视,看不忍看的赈灾纪实。哭了!
流泪吧,死难人数预计超过5万。
恨地震!虽说恨天有罪,但小老百姓和他们的儿女何德何能,竟遭上天如此责罚?
恨,所以要竭力地了解。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了解了……无论如何,我再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了。
我看到:4月26日早上7时,湖北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直径约百米、水深数十米、常年不干的观音塘,约8万立方米的蓄水,5小时内,全部消失,水面突然出现漩涡,轰鸣着沉陷。5月10日,四川省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迁徙,数十万,蟾蜍,走上马路。5月4日,江苏江都市武坚镇新楼村约数百万只蟾蜍在该村刘垛闸附近,集会。5月9日,江苏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小蟾蜍,数万只。还有5月11日,江苏常熟古里镇珠泾苑数万小蟾蜍……。
我看到“专家们”是这样解释的:1.观音塘下面据信是个天然漏斗,而且这个漏斗据说材料还很别致,是喀斯特的;2.蟾蜍搬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新的环境,蟾蜍搬迁的主要原因是“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看来满身长痘的蟾蜍,似乎不仅懂得趋乐避苦,而且更懂得为绵阳的政客们贴金。所以我提醒弟兄们记住这几个专家,其中有两个据说是地质专家,一个据说是林业专家。但就是不见某地震局专家,听说四川地震局还养了许多动物观察员呢,所以我不得不这样怀疑,难道蟾蜍不在编?不是观察员里的正是职工?所以它们才这般不受重视?
我还看到阿坝地区一位村长大哥据说早就跑回村子,警示大家预防赈灾了,但又据说是他把省级有关会议的关键词儿搞错了,私自变“地质灾害”为“地震灾害”,因而传达差了。请大家记住诊断这位村长“患有耳病”的庸医,就是四川省有关政府。
激动之余我又到唐山大地震的断壁残垣里走了一圈,从1976年一直走到2006年。我没有看到灵魂,但我看到了耿庆国的叹息和汪成民的越轨。“因为各种原因使得我们在唐山大地震前的临震预报没有得到重视,临门一脚没有踢好导致功亏一篑,这是地震工作者的毕生遗憾。”想一想吧,弟兄姐妹们,这一声遗憾里,该有智者的多少屈辱,仁者的多少无奈。尤其令人感到愤懑的是,如今,在汶川,我们的临门一脚再次臭了。更准确地说,是再次遗臭万年了。并且这次的遗臭万年,似乎分外地提醒人们注意:在冬雷阵阵夏雨雪面前,我们的国家地震局是否再次玩忽职守?是否因为自己无能预测,就分外打击别人科学预测;或者是否为了打击别人科学预测,竟将别人辛辛苦苦所做的、关系百姓性命安危的科学预测瞒而不报?
在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轮番恶臭面前,很多人掩鼻而过:这可能是国人的一贯做法了;面对恶臭,中国人的态度其实始终不够彻底环保,单单知道捂起鼻子,竟然不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将它从脚底铲除。
但陈一文们没有掩鼻,因为他们来不及掩鼻:32年啊,弹指一挥间!时间就是加速度,让唐山十万逝者的生命显得格外沉重。每当历史的车轮走得越快,有良知的人们就越是看到了生命价值的永恒,可是生命又是何其脆弱!所以陈一文先生早在2006年8月10日就专函中国地震局局长,严厉地指斥他“排斥与压制中国地震局内外地震预测实践研究者自主创新地震预测成果,同时公开宣扬地震预报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日子,支撑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的科学家们集体做出了“关于加强地震预测工作的呼吁”。而且是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名义,而且是以为奥运会保驾护航的名义。用心何其忠诚、何其良苦。但越是这样,越是暗示出他们一度的无助。真理和正义之所以是值得人同情的,有时正是体现在它们面对无知、可耻、自私、阴暗时的这种无助上面。因此,科学家们的这种无助总会让人们从打心眼里认清国家地震官僚局的大员们是何等的尸位素餐。
痛心啊。因为你们这些无能者,中国从唐山的血泊里终于无法避免地走进了汶川的呻吟和嚎哭——32年过后,灾难的速度来的似乎更快了:有一个学校,老师刚刚要拉着孩子们往外跑,但整座房子就变成了筛子,像筛豆子一样把孩子和老师的性命筛到地底下去了。按我的推理,这肯定不是最残忍的,最残忍的镜头肯定没有目击者。同胞们,全天下万幸的人们,心疼你们那。
为逝者痛之余,我,一个小小的百姓,经过了一点点地查询,终于有幸找到了全中国最聪明的人、最机智的人,也有幸发现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这些人就是你们:国家地震官僚局的大人们。
说你们聪明,是因为你们几乎选择了第一时间,召开了你们惯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依旧是顶戴花翎,向全天下广而告之:地震了,你们没有预测到,所以你们理所当然没有瞒报;你们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表达一下这层意思:地震,你们无罪;地震,你们没有责任。
说你们最机智,是因为你们不但振振有词,而且闪烁其词,一会儿说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当然啦,这也可能是火星上的难题啦,因为那里也同样“不可入”,并且据说那里也曾孕育过“复杂性”。尤其且尤其因为地震的什么什么“小概率性”,竟至穷尽一个人的生命都非常难以获得什么什么百年难得的“统计样本”?这样说来,对地震进行科学研究岂不是成了让人绝望的奢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似乎必须满足这样一个魔幻般的条件:就是你们自己能活一万岁,能万寿无疆,等到地球人都被震光了,你们就能弄出样本儿来了。观众们正为此乐观不已,你们却又转而这样忽悠:事实上根本用不着等一万年,你看,别人活一辈子都研究不了的,但我们已经有了“目前的研究”,并且根据这一研究,“奥运之前北京不会发生大震”。
哈哈,你们真聪明,真机智!忽悠,接着忽悠,组团儿忽悠我来拉?说话从前到后都拧起麻花儿了,还在那里变着法的制造客观真相,还在那里一把一把地骗观众今儿高兴。
尤其不得不佩服你们的局长大人:除此以外,老人家竟然还擅长体育,跑得快。震前他还在意大利交流地震减灾,仿佛他此行之前就已知后院儿必然起火,所以就飞奔到意大利,欲与意大利携手抗震减灾。并且有朋友注意到:他早在5月6日就去了国外,呆在地中海学经验,养身板儿,汶川灾情一爆,他立马中断了访问,选择在5月12日凯旋归国。这一次总算可以和意大利一起并肩救灾了,真刀真枪的——变演习为真干,不容易啊,一项地震外交史上的光辉成就啊。
不过小民愚笨,却始终搞不明白,好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局长大人姑且可以开之而又开之,该露脸的时候干嘛把遮羞布蒙在脸上呢?对此,我有一个建议,另有简单几个问题要请教一下大人:
首先,我建议:你应该和那位姓张的部下一样,把脸露出来,同时把耳朵掩上。掩耳自古有如下功效,大人不可不知:1.抗震。避地震当如避爆竹,楼自爆响它的,泥石流自爆响它的,你双耳一捂,权当过年;2.拒谏。当此天下凶凶之时,难免众论纷纭。有地震可测之论,有地震难测之论,亦有地震仅仅浪费一辈子至难测之云云。当此之际,请君掩耳:主要任务既已由测灾转向救灾,何须论测与不测乃尔!3.自欺。能给自己安全的,唯有双手;能够威胁自己的,唯有双耳。这个古人早就示范过了,姑且自欺之,乐矣哉!
其次,不才有如下问题,请君略为关注:
1.有博友注意到大人的行期原来是这样的:“5月6日-10日”,此间大人率团访问意大利;但不知5月11日和5月12日上午君在何处?地中海喝葡萄酒噎?
2.另有博友注意到2007年11月18日至28日,君使往大不列颠,并就地震监测等问题与之“广泛交流”,未审君对此有何经验?抑或完全没有经验,只是汲取了所谓“宝贵经验”?毕竟,如此“世界难题”,“广泛交流”起来不易,谅你不会以拉拉家常搪塞。
对了,我还保留了几个外行人的问题,但却是全天下百姓都关心的——这些问题均是基于2008年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的发言内容提出的——不知可否提问?如您旅途劳顿,可请开发布会之晓东贤弟代答:
1.预测地震究竟是不是中国地震局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如是,在穷你一生都非常难以展开科学研究的话,尔等又该怎么监测?是否你们不凭科学研究,搞些八卦也能预测?如不是,“地震局及其下属机构在全国有(建立了)非常严密和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目的究竟是要干什么?是用来监视敌台,还是用来大甩特甩纳税人的散碎银子呢?
2.对地震如能进行科学研究,是否必须凭且仅凭一辈子也难以收集的“统计样本”?如果是这样,您是否做好了下辈子继续收集的准备?
3.据信,“近20年来,中国在20多次震前都有察觉”,但毕竟依你所说“目前,对异常现象和地震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那么你们又凭什么说自己对20次地震都有所察觉的呢?如果你就此认为你们毫无察觉,那么,中国20多年遭受的20多次地震不是白震了?20多年啊,还20多次,对你们而言竟然没有一点样本意义?不会吧,贤弟。
局长大人曾经在署名文章《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中写过这样一段十分鼓舞人心的话,谅你应该读过:“通过近4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前兆资料,加深了对前兆异常表现特点的认知,摸索出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的思路和程序,继海城成功预报后,我们还对我国大陆28次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或比较成功的预报。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他的话似乎证明你们已经基本搞清楚了地震前兆和地震的关系,至少证明地震前兆是判断地震的重要参照,并且你们已经在多达28次地震前能够“一定程度或比较成功地”利用了那些前兆。
但问题是本次汶川M7.8级地震前,你们是否同样注意到那些前兆没有?本次汶川M7.8级地震之前,你们用地震台网的监测技术,测到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前兆?使用这些技术所测得的前兆怎么就没有成功预测本次大地震呢?既如此,那么这些所谓前兆真的是本次地震的前兆吗?如果你们认为的前兆根本没有“前兆意义”,你们还瞎琢磨什么前兆与地震的关系干啥?
哲学上讲,有体必有象,有文必有质,就好比有内容必有形式,有本质必有现象。所以,地震一定有前兆的,前兆与地震一定存在必然联系的,而最有用的前兆应该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这种必然联系的。前兆就是地震的先期表现,就是透视地震的窗口,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患了病,总能通过望闻问切来加以诊断的,因为这个病总会体现出一定的“症状”。但肺病的症状可能在脸、在喉、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作为医生,我们并不能因为肉眼看不见肺子,就推却了作为医生的责任。如果你达不到这个水平,只能说明你的水平还有问题。
更何况现在需要你做的,最首要的任务还不是治理地震,而首先是“预测地震”啊,我的贤弟!因此,你们必须找到与地震相对应的那些真正具有“前兆意义”的前兆。否则,国家花了那么多银子,建立了那么密集的地震台网,但是你们由此找到的所谓“前兆”还不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其与地震的联系,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预测、预报地震的话,这些银子岂不是白花了?!尤其当你们一心依靠钻地球来找前兆的时候,这种白花银子的风险可能更大。倒不是说钻地球不可以,但有没有比钻地球更有效的方式?
难道前兆只在地底下吗?天上没有吗?水里没有吗?动物没有吗?植物没有吗?其他星球上没有吗?天、地、生、人作为一个系统,其内在因素应该是联动的;在这个系统内,前兆与地震应该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畴内必然地联系着,这时的前兆,不仅存于地底,可能更多地表于地上、地外,并且恕我直言,这时前兆与地震的联系应该是比较直观的,更准确地说,预测地震,我们需要比较直观的前兆。因为对于预测地震而言,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把握这种直观,从而把地震及早预测、预报出来,其次才是分析那种抽象的本质联系。
实践证明,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从古至今一直都很蹩脚。实践或许也终将证明,把握前兆与地震的直观联系,也就是寻找比较直观的前兆,在地震预测方面可能更有用、更及时。这种有用和及时,意味着灾难的最小化和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至于那种算来算去,借以推测本质联系的做法,可能在震中速报或震后解释时更为有用。
没有办法啊,贤弟,我之所以这样想,都是你们在预测本次汶川大地震做了无用功这个铁的事实把我逼的啊。
据信,凭你们定义的那些前兆项目,好像平均预测效能在90年代10年中仅在20%左右,这表明,你们的预报虽然有点儿科技含量,但是水平很低,就连你也承认这一点[转引自贤弟本人文章《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第5期];由此,你们是否认识到利用那些破烂技术发现的所谓前兆,其实与地震本身的相关性或许很小?也就是说,你们通过反反复复测量地球从而发现的所谓前兆,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根本不能用来更为直观的反映地震情势。这或许也是你们难以把握所谓前兆与地震关系的根本原因。前兆而非前兆,还把握个屁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是否考虑过在已有条件基础上换一种预测理论,找一种稍微行之有效一点的预测方法?
好了,诗哥今天不跟你多计较这个问题。只是给你提个醒,等哪天诗哥自有专论来和你算账。当然啦,20多次一定程度、比较成功的地震预测终归不能说明你们在预测地震方面的思想和方法就是占优的,因为总的看你们的平均预测效能毕竟只在20%左右。可能你要辩解说:世界都使用这些理论、这些技术,世界都这个难题。但是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别人不行,我们中国就不能领先一点吗?别人用了不怎么好使,我们为什么还要死气掰挘非要做跟屁虫呢?从海城大地震、唐山大地震、龙陵大地震来看,应该是他们学习我们才行啊。世界难题应不应成为我们中国的难题,这还真是个问题。中国虽说人多,但不管怎样,我们死不起啊,老弟。
剩下的两个问题,好像都不必问下去了。诗哥我也不愿意啰嗦来啰嗦去啊贤弟,只是我要自重,但你要自省啊。
4.按照贤弟的说法,在同一地区预测,似乎必须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收集尽可能多的样本才行。那么,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6.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共37次,仅建国后就达22次,80年代以来也已达到6次。这些次次次都在6级以上啊我的贤弟!难道这还不够做样本的吗?你要的样本究竟是什么样的啊?
可是贤弟你又说,“每次地震现象都非常复杂,确定的指标,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段时间,可能就变了,难点就在这里”。这又似乎在说上次这个地区的样本,到了下次另一个地区就用不上了,但要想收集到下次另一个地区地震的样本,好像凭你的有生之年都非常难以收集到,那就难怪大哥以及你的衣食父母为你好奇了:那你还收集样本干什么?收集样本儿又有个屁用啊!大家伙的意思是让你尽快排除地雷,而不是让你躲在边儿上坐等收获地雷!
5.不好意思啊,老弟,我都不好意思问你了。但我还是想知道究竟是谁指责你“瞒报”了呢?对于他们,我倒建议你采取无可奉告的态度,既然无法预测,又何谈瞒报啊?结果这一次你不听我的,做了婊子还立牌坊,这回好了,你所说的一切恐怕都要成为“呈堂证供”了……
你知道吗?问你的时候,你会流汗,我会流泪。
国家地震局,原来是国家地震震后观察局,原来是国家地震官僚和学阀局。
真想不到,你们的马后屁,竟然比你们的临门一脚还臭!
所幸世界还有小霞、翁先生和孙先生。不日可拯灾于水火,遗心以芝兰,救我于鲍鱼之肆者,必先生们之说也。
龙小霞,为你鼓掌,为你加油。一样是学子,我为你自豪!可能你的计算,要被诸如专以指斥他人从而沽名钓誉的方舟子等人所嘲笑,就连火星人也难以想到:他们嘲笑你的基本理由竟然是“我不懂得可公度法”。既然地震是突发的灾害,据说很难预测,那么又何妨以任何一种有创意的方法测之?重要的问题是要把那只危险的地鼠抓住,莫论黑猫白猫瞎猫。抓住本身就是最好的。小霞们,今天你们把它抓住了,你们是我们的国宝啊!可敬可爱,尤可珍重。
更要为翁文波先生叫好,为孙威先生叫好。翁先生的《预测论基础》,我相信不仅我没有读过,国家地震局的管理们肯定也没有读过。愚者否定智者的方式,往往采取的就是不屑一顾。但您的心地善良,您的思想宏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九个字系着生命的安危;“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十个字深得庄子的风神,可谓宇宙大奥,君心翔之九重。面对亡者,我想念您;面对那些愚者,我信赖您:在中国这样一个周易的故乡,有您在,我相信在您的身后,必有观六合、晓变化的来者。
观象者必卓乎象,穷理者必出乎理。信夫!
至于孙先生的地震预测法及多种地震前兆监测仪器,仿佛一叶知秋,用之神奇,这再次说明大灾可测、大难可免。您的一句“破坏性地震是可以预测的”,敞开的不仅是您追求的艰辛,更是您创新的思想,它不啻“人类的福音”,为化劫波、度众生带来了充实的希望。为生民计,期待您永远走在科学的春天,走在奋斗的路上。支持您。因为维护生命,就是维护最高的真理,就是维护最高的正义。严重地支持您,永远地支持您。……
不写了。我再次悲痛了,也再次出离愤怒了。以生命的名义,我当再次把泪水忍住。
5万逝者啊,有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心在,有撼不倒的青山在,愿你们安息……
流泪吧,死难人数预计超过5万。
恨地震!虽说恨天有罪,但小老百姓和他们的儿女何德何能,竟遭上天如此责罚?
恨,所以要竭力地了解。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了解了……无论如何,我再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了。
我看到:4月26日早上7时,湖北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直径约百米、水深数十米、常年不干的观音塘,约8万立方米的蓄水,5小时内,全部消失,水面突然出现漩涡,轰鸣着沉陷。5月10日,四川省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迁徙,数十万,蟾蜍,走上马路。5月4日,江苏江都市武坚镇新楼村约数百万只蟾蜍在该村刘垛闸附近,集会。5月9日,江苏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小蟾蜍,数万只。还有5月11日,江苏常熟古里镇珠泾苑数万小蟾蜍……。
我看到“专家们”是这样解释的:1.观音塘下面据信是个天然漏斗,而且这个漏斗据说材料还很别致,是喀斯特的;2.蟾蜍搬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新的环境,蟾蜍搬迁的主要原因是“绵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看来满身长痘的蟾蜍,似乎不仅懂得趋乐避苦,而且更懂得为绵阳的政客们贴金。所以我提醒弟兄们记住这几个专家,其中有两个据说是地质专家,一个据说是林业专家。但就是不见某地震局专家,听说四川地震局还养了许多动物观察员呢,所以我不得不这样怀疑,难道蟾蜍不在编?不是观察员里的正是职工?所以它们才这般不受重视?
我还看到阿坝地区一位村长大哥据说早就跑回村子,警示大家预防赈灾了,但又据说是他把省级有关会议的关键词儿搞错了,私自变“地质灾害”为“地震灾害”,因而传达差了。请大家记住诊断这位村长“患有耳病”的庸医,就是四川省有关政府。
激动之余我又到唐山大地震的断壁残垣里走了一圈,从1976年一直走到2006年。我没有看到灵魂,但我看到了耿庆国的叹息和汪成民的越轨。“因为各种原因使得我们在唐山大地震前的临震预报没有得到重视,临门一脚没有踢好导致功亏一篑,这是地震工作者的毕生遗憾。”想一想吧,弟兄姐妹们,这一声遗憾里,该有智者的多少屈辱,仁者的多少无奈。尤其令人感到愤懑的是,如今,在汶川,我们的临门一脚再次臭了。更准确地说,是再次遗臭万年了。并且这次的遗臭万年,似乎分外地提醒人们注意:在冬雷阵阵夏雨雪面前,我们的国家地震局是否再次玩忽职守?是否因为自己无能预测,就分外打击别人科学预测;或者是否为了打击别人科学预测,竟将别人辛辛苦苦所做的、关系百姓性命安危的科学预测瞒而不报?
在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轮番恶臭面前,很多人掩鼻而过:这可能是国人的一贯做法了;面对恶臭,中国人的态度其实始终不够彻底环保,单单知道捂起鼻子,竟然不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将它从脚底铲除。
但陈一文们没有掩鼻,因为他们来不及掩鼻:32年啊,弹指一挥间!时间就是加速度,让唐山十万逝者的生命显得格外沉重。每当历史的车轮走得越快,有良知的人们就越是看到了生命价值的永恒,可是生命又是何其脆弱!所以陈一文先生早在2006年8月10日就专函中国地震局局长,严厉地指斥他“排斥与压制中国地震局内外地震预测实践研究者自主创新地震预测成果,同时公开宣扬地震预报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日子,支撑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的科学家们集体做出了“关于加强地震预测工作的呼吁”。而且是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名义,而且是以为奥运会保驾护航的名义。用心何其忠诚、何其良苦。但越是这样,越是暗示出他们一度的无助。真理和正义之所以是值得人同情的,有时正是体现在它们面对无知、可耻、自私、阴暗时的这种无助上面。因此,科学家们的这种无助总会让人们从打心眼里认清国家地震官僚局的大员们是何等的尸位素餐。
痛心啊。因为你们这些无能者,中国从唐山的血泊里终于无法避免地走进了汶川的呻吟和嚎哭——32年过后,灾难的速度来的似乎更快了:有一个学校,老师刚刚要拉着孩子们往外跑,但整座房子就变成了筛子,像筛豆子一样把孩子和老师的性命筛到地底下去了。按我的推理,这肯定不是最残忍的,最残忍的镜头肯定没有目击者。同胞们,全天下万幸的人们,心疼你们那。
为逝者痛之余,我,一个小小的百姓,经过了一点点地查询,终于有幸找到了全中国最聪明的人、最机智的人,也有幸发现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这些人就是你们:国家地震官僚局的大人们。
说你们聪明,是因为你们几乎选择了第一时间,召开了你们惯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依旧是顶戴花翎,向全天下广而告之:地震了,你们没有预测到,所以你们理所当然没有瞒报;你们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表达一下这层意思:地震,你们无罪;地震,你们没有责任。
说你们最机智,是因为你们不但振振有词,而且闪烁其词,一会儿说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当然啦,这也可能是火星上的难题啦,因为那里也同样“不可入”,并且据说那里也曾孕育过“复杂性”。尤其且尤其因为地震的什么什么“小概率性”,竟至穷尽一个人的生命都非常难以获得什么什么百年难得的“统计样本”?这样说来,对地震进行科学研究岂不是成了让人绝望的奢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似乎必须满足这样一个魔幻般的条件:就是你们自己能活一万岁,能万寿无疆,等到地球人都被震光了,你们就能弄出样本儿来了。观众们正为此乐观不已,你们却又转而这样忽悠:事实上根本用不着等一万年,你看,别人活一辈子都研究不了的,但我们已经有了“目前的研究”,并且根据这一研究,“奥运之前北京不会发生大震”。
哈哈,你们真聪明,真机智!忽悠,接着忽悠,组团儿忽悠我来拉?说话从前到后都拧起麻花儿了,还在那里变着法的制造客观真相,还在那里一把一把地骗观众今儿高兴。
尤其不得不佩服你们的局长大人:除此以外,老人家竟然还擅长体育,跑得快。震前他还在意大利交流地震减灾,仿佛他此行之前就已知后院儿必然起火,所以就飞奔到意大利,欲与意大利携手抗震减灾。并且有朋友注意到:他早在5月6日就去了国外,呆在地中海学经验,养身板儿,汶川灾情一爆,他立马中断了访问,选择在5月12日凯旋归国。这一次总算可以和意大利一起并肩救灾了,真刀真枪的——变演习为真干,不容易啊,一项地震外交史上的光辉成就啊。
不过小民愚笨,却始终搞不明白,好好一个新闻发布会,局长大人姑且可以开之而又开之,该露脸的时候干嘛把遮羞布蒙在脸上呢?对此,我有一个建议,另有简单几个问题要请教一下大人:
首先,我建议:你应该和那位姓张的部下一样,把脸露出来,同时把耳朵掩上。掩耳自古有如下功效,大人不可不知:1.抗震。避地震当如避爆竹,楼自爆响它的,泥石流自爆响它的,你双耳一捂,权当过年;2.拒谏。当此天下凶凶之时,难免众论纷纭。有地震可测之论,有地震难测之论,亦有地震仅仅浪费一辈子至难测之云云。当此之际,请君掩耳:主要任务既已由测灾转向救灾,何须论测与不测乃尔!3.自欺。能给自己安全的,唯有双手;能够威胁自己的,唯有双耳。这个古人早就示范过了,姑且自欺之,乐矣哉!
其次,不才有如下问题,请君略为关注:
1.有博友注意到大人的行期原来是这样的:“5月6日-10日”,此间大人率团访问意大利;但不知5月11日和5月12日上午君在何处?地中海喝葡萄酒噎?
2.另有博友注意到2007年11月18日至28日,君使往大不列颠,并就地震监测等问题与之“广泛交流”,未审君对此有何经验?抑或完全没有经验,只是汲取了所谓“宝贵经验”?毕竟,如此“世界难题”,“广泛交流”起来不易,谅你不会以拉拉家常搪塞。
对了,我还保留了几个外行人的问题,但却是全天下百姓都关心的——这些问题均是基于2008年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的发言内容提出的——不知可否提问?如您旅途劳顿,可请开发布会之晓东贤弟代答:
1.预测地震究竟是不是中国地震局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如是,在穷你一生都非常难以展开科学研究的话,尔等又该怎么监测?是否你们不凭科学研究,搞些八卦也能预测?如不是,“地震局及其下属机构在全国有(建立了)非常严密和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目的究竟是要干什么?是用来监视敌台,还是用来大甩特甩纳税人的散碎银子呢?
2.对地震如能进行科学研究,是否必须凭且仅凭一辈子也难以收集的“统计样本”?如果是这样,您是否做好了下辈子继续收集的准备?
3.据信,“近20年来,中国在20多次震前都有察觉”,但毕竟依你所说“目前,对异常现象和地震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那么你们又凭什么说自己对20次地震都有所察觉的呢?如果你就此认为你们毫无察觉,那么,中国20多年遭受的20多次地震不是白震了?20多年啊,还20多次,对你们而言竟然没有一点样本意义?不会吧,贤弟。
局长大人曾经在署名文章《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中写过这样一段十分鼓舞人心的话,谅你应该读过:“通过近4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地震前兆资料,加深了对前兆异常表现特点的认知,摸索出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的思路和程序,继海城成功预报后,我们还对我国大陆28次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或比较成功的预报。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他的话似乎证明你们已经基本搞清楚了地震前兆和地震的关系,至少证明地震前兆是判断地震的重要参照,并且你们已经在多达28次地震前能够“一定程度或比较成功地”利用了那些前兆。
但问题是本次汶川M7.8级地震前,你们是否同样注意到那些前兆没有?本次汶川M7.8级地震之前,你们用地震台网的监测技术,测到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前兆?使用这些技术所测得的前兆怎么就没有成功预测本次大地震呢?既如此,那么这些所谓前兆真的是本次地震的前兆吗?如果你们认为的前兆根本没有“前兆意义”,你们还瞎琢磨什么前兆与地震的关系干啥?
哲学上讲,有体必有象,有文必有质,就好比有内容必有形式,有本质必有现象。所以,地震一定有前兆的,前兆与地震一定存在必然联系的,而最有用的前兆应该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这种必然联系的。前兆就是地震的先期表现,就是透视地震的窗口,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患了病,总能通过望闻问切来加以诊断的,因为这个病总会体现出一定的“症状”。但肺病的症状可能在脸、在喉、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作为医生,我们并不能因为肉眼看不见肺子,就推却了作为医生的责任。如果你达不到这个水平,只能说明你的水平还有问题。
更何况现在需要你做的,最首要的任务还不是治理地震,而首先是“预测地震”啊,我的贤弟!因此,你们必须找到与地震相对应的那些真正具有“前兆意义”的前兆。否则,国家花了那么多银子,建立了那么密集的地震台网,但是你们由此找到的所谓“前兆”还不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其与地震的联系,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预测、预报地震的话,这些银子岂不是白花了?!尤其当你们一心依靠钻地球来找前兆的时候,这种白花银子的风险可能更大。倒不是说钻地球不可以,但有没有比钻地球更有效的方式?
难道前兆只在地底下吗?天上没有吗?水里没有吗?动物没有吗?植物没有吗?其他星球上没有吗?天、地、生、人作为一个系统,其内在因素应该是联动的;在这个系统内,前兆与地震应该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畴内必然地联系着,这时的前兆,不仅存于地底,可能更多地表于地上、地外,并且恕我直言,这时前兆与地震的联系应该是比较直观的,更准确地说,预测地震,我们需要比较直观的前兆。因为对于预测地震而言,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把握这种直观,从而把地震及早预测、预报出来,其次才是分析那种抽象的本质联系。
实践证明,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从古至今一直都很蹩脚。实践或许也终将证明,把握前兆与地震的直观联系,也就是寻找比较直观的前兆,在地震预测方面可能更有用、更及时。这种有用和及时,意味着灾难的最小化和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至于那种算来算去,借以推测本质联系的做法,可能在震中速报或震后解释时更为有用。
没有办法啊,贤弟,我之所以这样想,都是你们在预测本次汶川大地震做了无用功这个铁的事实把我逼的啊。
据信,凭你们定义的那些前兆项目,好像平均预测效能在90年代10年中仅在20%左右,这表明,你们的预报虽然有点儿科技含量,但是水平很低,就连你也承认这一点[转引自贤弟本人文章《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第5期];由此,你们是否认识到利用那些破烂技术发现的所谓前兆,其实与地震本身的相关性或许很小?也就是说,你们通过反反复复测量地球从而发现的所谓前兆,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根本不能用来更为直观的反映地震情势。这或许也是你们难以把握所谓前兆与地震关系的根本原因。前兆而非前兆,还把握个屁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是否考虑过在已有条件基础上换一种预测理论,找一种稍微行之有效一点的预测方法?
好了,诗哥今天不跟你多计较这个问题。只是给你提个醒,等哪天诗哥自有专论来和你算账。当然啦,20多次一定程度、比较成功的地震预测终归不能说明你们在预测地震方面的思想和方法就是占优的,因为总的看你们的平均预测效能毕竟只在20%左右。可能你要辩解说:世界都使用这些理论、这些技术,世界都这个难题。但是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别人不行,我们中国就不能领先一点吗?别人用了不怎么好使,我们为什么还要死气掰挘非要做跟屁虫呢?从海城大地震、唐山大地震、龙陵大地震来看,应该是他们学习我们才行啊。世界难题应不应成为我们中国的难题,这还真是个问题。中国虽说人多,但不管怎样,我们死不起啊,老弟。
剩下的两个问题,好像都不必问下去了。诗哥我也不愿意啰嗦来啰嗦去啊贤弟,只是我要自重,但你要自省啊。
4.按照贤弟的说法,在同一地区预测,似乎必须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收集尽可能多的样本才行。那么,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6.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共37次,仅建国后就达22次,80年代以来也已达到6次。这些次次次都在6级以上啊我的贤弟!难道这还不够做样本的吗?你要的样本究竟是什么样的啊?
可是贤弟你又说,“每次地震现象都非常复杂,确定的指标,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段时间,可能就变了,难点就在这里”。这又似乎在说上次这个地区的样本,到了下次另一个地区就用不上了,但要想收集到下次另一个地区地震的样本,好像凭你的有生之年都非常难以收集到,那就难怪大哥以及你的衣食父母为你好奇了:那你还收集样本干什么?收集样本儿又有个屁用啊!大家伙的意思是让你尽快排除地雷,而不是让你躲在边儿上坐等收获地雷!
5.不好意思啊,老弟,我都不好意思问你了。但我还是想知道究竟是谁指责你“瞒报”了呢?对于他们,我倒建议你采取无可奉告的态度,既然无法预测,又何谈瞒报啊?结果这一次你不听我的,做了婊子还立牌坊,这回好了,你所说的一切恐怕都要成为“呈堂证供”了……
你知道吗?问你的时候,你会流汗,我会流泪。
国家地震局,原来是国家地震震后观察局,原来是国家地震官僚和学阀局。
真想不到,你们的马后屁,竟然比你们的临门一脚还臭!
所幸世界还有小霞、翁先生和孙先生。不日可拯灾于水火,遗心以芝兰,救我于鲍鱼之肆者,必先生们之说也。
龙小霞,为你鼓掌,为你加油。一样是学子,我为你自豪!可能你的计算,要被诸如专以指斥他人从而沽名钓誉的方舟子等人所嘲笑,就连火星人也难以想到:他们嘲笑你的基本理由竟然是“我不懂得可公度法”。既然地震是突发的灾害,据说很难预测,那么又何妨以任何一种有创意的方法测之?重要的问题是要把那只危险的地鼠抓住,莫论黑猫白猫瞎猫。抓住本身就是最好的。小霞们,今天你们把它抓住了,你们是我们的国宝啊!可敬可爱,尤可珍重。
更要为翁文波先生叫好,为孙威先生叫好。翁先生的《预测论基础》,我相信不仅我没有读过,国家地震局的管理们肯定也没有读过。愚者否定智者的方式,往往采取的就是不屑一顾。但您的心地善良,您的思想宏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九个字系着生命的安危;“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十个字深得庄子的风神,可谓宇宙大奥,君心翔之九重。面对亡者,我想念您;面对那些愚者,我信赖您:在中国这样一个周易的故乡,有您在,我相信在您的身后,必有观六合、晓变化的来者。
观象者必卓乎象,穷理者必出乎理。信夫!
至于孙先生的地震预测法及多种地震前兆监测仪器,仿佛一叶知秋,用之神奇,这再次说明大灾可测、大难可免。您的一句“破坏性地震是可以预测的”,敞开的不仅是您追求的艰辛,更是您创新的思想,它不啻“人类的福音”,为化劫波、度众生带来了充实的希望。为生民计,期待您永远走在科学的春天,走在奋斗的路上。支持您。因为维护生命,就是维护最高的真理,就是维护最高的正义。严重地支持您,永远地支持您。……
不写了。我再次悲痛了,也再次出离愤怒了。以生命的名义,我当再次把泪水忍住。
5万逝者啊,有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心在,有撼不倒的青山在,愿你们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