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亚光

职业:数据库管理

爱好:瞪着俩眼儿瞎琢磨

家庭成员:父母、老婆、女儿各一名,姐姐两名、妹妹一名。

琢磨的主要内容:
一、金钱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障碍
二、价值观
三、社会上的一些怪事儿怪在哪里

最焦虑的事情:
一、我国长期缺乏正常的社会认同,容易让人颓废浮躁。
二、社会秩序有些失控

博客地址:http://tinye.blog.tianya.cn/

关于生命的起源:意识点亮生命(上)


  我们都“想要”活着,这个念头不由自主并且十分执着,看一看其他形式的生命,它们的求生更加执着、更加纯粹:“它们连想都不去想”。可是它们为了生存和延续所付出的努力,惊心动魄。
  
  这个“念头”是值得研究的。为什么所有的生命在诞生之初就会有这个念头?我们不妨尝试追寻生命的起源:第一个生命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曾经探讨过起源式的研究方法,只要努力地去寻找某件事物是怎么产生、如何演化到目前这种状态,就能对它的本质获得一种比较清晰的认知。
  
  那么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演化的?
  
  ...

Read more

价值观:哲学、宗教与科学


  伟大的数学家希尔波特在推出他划时代的公理化研究方法时,曾经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必能知道”,“朝闻道”的目的,决不是“夕死可矣”,而是为了预言,预言的能力是人类追求知识的终极目标。
  
  人类希望提前知道明天下不下雨、希望提前知道哪个地方会发生地震,在这个无意识的危机四伏的世界里,为了更好地生存,人类需要“知道”。
  
  大家不得不承认的是:宗教来源于巫术,但是大家可能无法接受的是:科学、哲学同样来源于巫术。
  
  造物主是伟大的,包括在出谜的时候,他把两个最大的...

Read more

价值观:为什么要忏悔?试解“脏”字(改编版)



  “脏”这个概念是怎样形成和界定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脏、纯粹的脏、有代表性的脏?
  
  以塑料袋为例,我们用塑料袋装食物的时候,并不觉得它是脏的,但是扔掉以后就觉得它脏了,肯定没有人拣回来再用它装食物,尤其,每当大风起兮塑料袋飞扬,大家不仅觉得脏,而且心里堵得慌。
  
  脏似乎与遗弃这个动作有关。
  
  说到遗弃这个动作,我们有一个更奇妙的词:“唾弃”,其实要界定“脏”这个概念,没有比唾液这种口腔里的分泌液更适合的了,这种嘴里帮助进食的液体,应该是最干净的,然而人们却把它当作最脏的标志之一...

Read more

价值观:索要感恩与价值饥渴


  多年以来,我国社会颇多关于感恩的话题,对于受捐人为什么不肯感恩,应该是值得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心理学家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但是,“慈善家们”如此迫切地索要感恩,则无疑是一个,与价值观有关的、很值得玩味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价值饥渴的表现。
  
  所谓价值饥渴,是在社会认同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迫切的价值需求,这种需求揭示了价值的本质:价值只能在社会成员的互相认可中得到实现,没有任何中介能够取代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认同。
  
  社会中认同度最高、最一致的,是金钱,这与金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对金钱的普遍认同,是商品交...

Read more

价值观 那杆称



  价值观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哲学问题,更不是什么闲人免谈的专业知识,而是每个人为人处世的一道准绳,它是人们心中的一杆称,它称量的是生命的分量。
  
  这个称量的过程,是自尊的基础,也是能否尊重他人的理由。
  
  如果这杆称模糊了准星、失去了平衡,那么,自尊有可能膨胀为自大、也有可能贬抑为自卑。而对于他人,则肯定无法给予充分的认同。这时人们通常会寻求其他可衡量的途径,比如金钱的数量、名气的大小,来标榜自己的价值,是的,只是标榜自己的价值,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称量生命的能力。
  
  价值观有两种,一种是个人性质的,人们依靠它来评估自我、评价他人,这是人们心中的那杆称;...

Read more

十组“理性”的为什么,探索中国外向型经济之谜


  所谓外向型经济,就是要赚外国人的钱发展中国的经济,那么为什么要靠外国人的钱发展中国的经济?有些根本没有答案,有些答案却是简单到令人发指。
  消费环节不缺钱投资环节才能有利润,这个道理有点象牛顿的苹果,简单到让人忽视的程度,但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这也是就所谓的信用危机、为国人受到的所谓道德滑坡之类的指责所作的一次辩护。
  
  一、为什么要发展外向型经济?
  答:是因为中国非常非常的缺钱,或者人民币的使用成本太高昂,不能适应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
  
  二、为什么中国“非常非常的缺钱”?难道人民币的...

Read more

《感悟老子》千年后 比较逗


《感悟老子》千年后 比较逗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受国之垢、受国不祥”是什么意思?今天世界上的国家领导人中有几位“受”得比较形象具体,“垢”就是群众扔过去的烂柿子臭鸭蛋,小布什还额外“受”了一只伊拉克臭鞋,萨科奇不仅受过臭鸡蛋,连老婆都跟人跑了,想和选民握个手,那哥们当街就骂起来了,呵呵,挺“受国...

Read more

令人厌恶的树榜样手法可以休矣!论圣人情结的延续


  令人厌恶的树榜样手法可以休矣!论圣人情结的延续


  有句话叫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然后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一个很有特点的施政习惯。其实这个习惯,是我国社会一直难以摆脱的圣人情结的延续。
  
  自古以来,圣人信仰就是我国社会信仰的主流,更是统治阶层治理天下、统驭百姓的伦理和思想基础。一般情况,默认圣人就是皇帝,然而要成为圣人,代价也是十分高昂的。做为圣人,必须在道德方面成为社会的表率,他得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做人的标准。
  
  首先,圣人的言行举止都得中规中矩、成为典范,并且圣人的规矩之高至少是让普通人望洋兴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