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老子》千年后 比较逗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受国之垢、受国不祥”是什么意思?今天世界上的国家领导人中有几位“受”得比较形象具体,“垢”就是群众扔过去的烂柿子臭鸭蛋,小布什还额外“受”了一只伊拉克臭鞋,萨科奇不仅受过臭鸡蛋,连老婆都跟人跑了,想和选民握个手,那哥们当街就骂起来了,呵呵,挺“受国不祥”的。
但老子认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社稷主、天下王,不是用来吹捧扈从的、不是把金银财宝聚敛起来珠光宝气的,而是些挨骂的分配者,由于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他们必然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指责垢骂的承受者。不得不佩服,老子居然能看到二十一世纪的外国领导人!但是他还是觉得挺惊讶的,嘿嘿地笑着加了句“正言若反”。
小布什不算,这货为了美国的利益到处祸害人类,是真的不祥之物,把萨科奇同志套在这里比较经典。法国美女不亏是柔弱似水、活泼似水、年华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哈哈!
老子的话非常有道理,权力的使用和它对资源的过度占有一直都是备受诟病的。原始的权力用来掌管分配,因此用“权”这种称量的工具表达。原始社会权力是公信力的象征,也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原因也很简单,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如果分配不公,只能导致部落灭亡,这种部落根本流传不下来,能留下来的都有自己公正的先王。因此在资货有余、分配不公的时代里,这些公正的先王几乎就是不可追及的记忆。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之后,权力已经不做分配这件主业了,只索取、不分配,权贵的形象越来越差,“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虽然人民在暴力压迫下不敢扔鸭蛋,诅咒和垢骂其实一直没有停歇。
即使统治者努力追求公平,执政也是很困难的,在财富有余的情况下,分配不可能绝对公平,他们总是会挨骂的,因此,统治者其实就是些挨骂的角色,能让大多数人不骂他,就已经是非常成功了,可以说尧舜以下所有的歌功颂德、举国爱戴都只是谎言与欺骗。
政府工作人员总是与权力沾边的,格外需要调整心态,挨点骂、受点委屈是正常的,没必要一挨骂就跨网抓人。但是也不能豁出脸皮专门干挨骂的事儿,毕竟权力的本质仍然是公正与公信,大丈夫追求权力的真正目的正是其中隐藏的社会认同,古代人看不清,现代人应该能够看清了。得到权力却得不到其中的社会认同,是很失败的。所以公务员要勇于挨骂,更要努力追求公正公信、追求权力中所包含的社会认同。
诗经云“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古代人交通不便只能发狠,现代交通便利了,一“逝将去女”就真跑了,因此在不暴力遏制的前提下,移民态势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权力生态。
不知道今天的出国大潮怎么评价?为什么要“适彼乐土”?罗马尼亚的同胞们、波兰备受排斥的建设者们,祝你们平安,祖国还不够强大,帮不上太大的忙,目前也只能“柔弱于水”了,尽量与当地政府和居民搞好关系,俺在这里嬉皮笑脸地帮你们辛酸一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在国内好使,城管一来就象水一样就渗入大街小巷,这是因为咱们有老家可逃,有牢固的根据地、有人民的汪洋大海做掩护,到了国外恐怕就没有地方可流了。
国内的暖气供得很好,有时会觉得皮肤向外辐射热量,每每有种真气外放的幻觉,在我这类武侠迷的心里,李连杰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没想到也跑了。说实在的,侠客的风采只有我们最懂,外国人连模样都分不清,懂个屁?对李连杰的移民我感到很不理解。我知道,很多人缺乏对祖国的认同,不完全是由于权力的肮脏,还有社会认同匮乏的问题、文化传统的问题、风俗习惯的问题等等,可是,权力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否认的,改革观念、创新文化、强调分配的责任是不容推卸的。
爱国讲条件,谁造成的?一直耿耿于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感悟老子》千年后 比较逗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