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马骁

特此声明:本博客地址所发表的文章均为原创性文章,凡未经本人同意擅自适用本博客文章,本人将依法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钟情于法学,痴情于教育,眷恋于经济.学而思,用而致.博客的点击量是多少并不是我十分在意的,我所关心的是用这种方式记录我的思考经历.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顶天立地、经世致用;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国地方自治制度探析


我国地方自治制度探析

 
地方自治,作为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建设的关键方面,就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方面。在单一体制下的我国,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和心理因素,地方自治制度的发展一直被中央集权的强大阴影所笼罩。并且地方自治长期被认为是国家分裂的重要理论支撑,常常被人们所扭曲。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分权改革,促进地方经济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导致的地方自治则成为了推进我国宪政和民主的重要动力来源。就好比天平的两端,中央与地方的砝码必须均衡。在长期独大的中央集权控制下,要想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只有通过宪法的合理制度的设计,不断完善地方自治制度,才能使中央与地...

Read more

《法学杂志》主编就法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主要内容


 

《法学杂志》主编就法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主要内容
 
2009618630分,在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副主任李昕副教授的盛情邀请下,《法学杂志》社苗延波主编在首都师范大学文科楼801室为法律系在读研究生讲授了“法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学术讲座。
苗主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法律系研究生在法学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和介绍:
首先,他对法学进行了属性定位与做学问的研究方法概述。他指出,法学不像文学、美学等人文科学。但是法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科学的经验学科,必须以历史、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为基础。并不是研究...

Read more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


编者按:前不久和一位学习理工课同学谈论科学研究这一话题,从而使我对科研方法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和大家共同探讨。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一篇社会科学的论文,它所有的论述都是汉字。而且让人读起来非常晦涩难懂。这种大量的文字论述使得中国的研究者望而却步。并且经常是说了一大通之后,仍不知道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冗长的一段话从开始一直从文章开头到结束。并且在论证过程中,逻辑思维非常不好。经常是因果关系颠倒、逻辑混乱、层次不一致等。出现这种现象,不敢说是每篇论文都有,起码是占据大多数纯社会科学的论文。这种情况不同与理工类学者,也不同于西方社...

Read more

浪费青春和生命的公费学生们,对得起纳税人吗?


 

浪费青春和生命的公费学生们,对得起纳税人吗?
 
我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是较为高级且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却存在公费与自费之分。笔者突然有感,发现好像存在这样一个内在的逻辑。即读公费的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好好读书是一种义务。
 
思前想后,发现这个命题的逻辑顺序是这样的:国家财政收入的90%来自于税收,即公民纳税后的大部分都成了国家财政收入。而目前公立高等学校对研究生的投入而言,主要靠财政供给。进而推之,公立高校公费生研究生的学费是由国家财政供给。说得直白些,公费生是在拿着全国纳税人的钱学习。从这个角度而言,那些浪费青春的公费生...

Read more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开征集教育改革意见。我尝试提出了一些建议。不知道能否起到作用,但是还是提出来以供参考。

一、高等学校应当逐渐与行政体系相脱离
    我国的公立高校存在着与行政级别相联系的制度。很多高校领导都有自己的行政级别,这种官本位的作风很容易挫伤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者。我建议,高校在学术走向和引进人才还有钻研学术上,完全由学者进行自治。不受行政力量的干预。学校的行政领导的主要工作便是:做好服务。除此之外,如果大学行政领导能脱离行政级别,不要搞成什么部级、局级等...

Read more

《三字经》劝学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Read more

读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有感


 

对制度经济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的一些肤浅的理解
            ——读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有感
周业安教授在其《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一文中为我们指出了制度经济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的所面临的困境。并通过深入浅出的道理分析了制度经济学应当何去何从。
在制度经济学领域中,我们国内的很多学者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完全依赖和崇尚数理建模的误区当中。因为建模理论因为自身逻辑的严谨和客观化标准从而使得经济学更...

Read more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


 

南方周末(2008年10月30日)读后感
   ——我看制度经济学在中国
根据一周以来学习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内容。我发现了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能够解释中国发生的很多事情。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转轨经济过程中,总是面临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释并解决。而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给予解释。从教育领域的大量学生报考公务员现象到铁路、医疗等公共事务的改革,都涉及到诸如产权、生产性努力和分配性努力、市场经济即规制经济等概念。显然,制度经济学在当下是一门颇具解释性而又经世致用的学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过年的经济学家们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