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华少彬

华少彬,笔名华杉,男,1958年5月(农历3月21日)出生,湖北团风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77年2月参加工作,当了15年的教师,干了5年的财税员,1997年5月进入县委宣传部,历任干部科长、新闻科长、纪检组长,现任县文联主席。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冈市作家协会理事。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有近200万字的各类作品散见于70多家报刊并多次获奖,诗作入选《鄂东青年诗人十九家》、《湖北当代诗人一百家》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五月的感受》、《田园牧歌》和小说集《真正的猎手》、《独自去下乡》等。个人小传收入《鄂东文艺家辞典》、《湖北作家辞典》、《鄂东当代著作人传略》等辞书。   

家有腌菜坛子


家有腌菜坛子



  我一直觉得,一个家里一定要有这么两件东西才好:枸杞杜仲酒和腌菜坛子。不然就一定是尚未走上正轨日子味不够浓的家庭。你到那些新婚的小夫妻家里一般是见不着这两样东西的,尤其是城里的小家庭。

  厨房里有个腌菜坛子,就像男人觉得家里有女人一样心暖。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否喜欢吃腌菜,但在我的家乡是家家都有这个家什的。每年夏天,新鲜的辣椒上市了,农民和贩子就大篮小筐将辣椒运进集镇来,市场上堆得小山似的,老远就能闻到呛鼻子的辣味。人们相呼去市场,少则买上几斤,多则买上十几二十斤,除了新鲜吃的外,其余的用坛子腌起来。先是剪蒂选优,然后洗净凉干剁碎,用适量的盐一搓,...

Read more

珍惜拥有


珍惜拥有



  “我……很后悔。我……觉得自己……不是个男人。我对不起……前妻和女儿……”电话那一端的同学泣不成声。

  我这个同学刚刚和相恋7年、结婚15年的妻子离了婚,很快地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然而,新婚蜜月中的他毫无喜悦和幸福的感觉,反倒日夜为无法言说的内疚、悔恨和痛苦所折磨。因为他发现自己依然深刻地爱着前妻和12岁的女儿。而这种爱恰恰是被他自己断送的。

  两年前,同学因有外遇与妻子分了手。他...

Read more

心中的古井


心中的古井



  我从来没有见到过那口井。井离我很遥远,也很陌生。然而,我知道那口井的确切位置,它就深藏在奶奶的心中。

  傍晚时分,夕阳落照,炊烟袅袅,房屋、绿树、田野都被笼罩在轻烟暮蔼之中,偶尔从井台旁传来几声桶担撞击的声响和晚归老牛的叫声,使小村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很多很多年以前,奶奶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古朴淡远又充满田园风光的小村里。作为晚辈,我想像不出奶奶第一声啼哭的声音,也想像不出奶奶的降临给全家带来的是喜悦抑或失望。但奶奶说,她从小就很懂事,7岁便开始在井台边淘米、洗菜、洗衣服,帮助大人操持家务,赢得了父母的喜爱和欢心。

  我记事的时候,奶...

Read more

城市男生写给农村女友的分手信


城市男生写给农村女友的分手信



  上周,你跟我说“你白赚了一个小舅子”,我立刻用“嘘”打断了你,你问我为什么,我一直不肯说。为什么?——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黏黏糊糊不想点破罢了。但黏糊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前人说“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我们是逃不过冬至,矛盾终于爆发了。

  周五我回到家时,你弟弟和他老婆只是给我打了一声招呼就继续他们的牌局。我看见的是一片狼藉:阳台上沾满摘剩下的菜叶,清洗过的蔬菜放在垃圾桶边上,餐桌上碗筷乱七八糟油腻不堪,我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放下电脑...

Read more

独自去下乡


独自去下乡



  一

  挤下班车,跺跺冻僵的脚,茫然四顾。整个乡野里,从远山到近地,到处都是白皑皑的雪。西北风尖利地呼啸着,落了地的雪,重新扬起来,直往脖子里钻,化了,激愣愣地冰。

  天,格外地冷。人人嘴里冒着白气,像夏日里农家的炊烟。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道乡政府在何处,便问。朝西走,三岔路口处,往北拐再向东就是了。青年热情的态度似炭火,暖了我心。谢谢。不客气。走在雪地上,一脚一个深深的印,伴着咯吱咯吱地声响,很动听。朝西朝北朝东,却是厕所,我操,正气恼,见一苍发老者拄个拐棍从厕所出来。躬身问及,老者指指耳朵,我意会,又把声音提高了八度。老者说,...

Read more

将东坡赤壁与林家大湾旅游资源整合的建议


将东坡赤壁与林家大湾旅游资源整合的建议

作者:定惠院中人



  一、缘起

  因工作关系,经常要接待外地来黄冈的友人、客人,作为礼节和时尚,当然要带他们去参加黄冈的旅游景点,我就经常问第一次来黄冈的友人、客人:“你认为黄冈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地方是那些?”十有八九的友人、客人回答是:东坡赤壁、黄冈中学、林家大湾。黄冈中学是学校,不宜当做旅游景点,于是就经常带他们去东坡赤壁和林家大湾。事后我再征求他们的意见,许多友人和客人直言不讳地说:“东坡赤壁和林家大湾作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但开发程度太原始。”于是就有了将东坡赤壁与林家...

Read more

走亲家


走亲家



  一

  女儿志玲生了一位千金,志玲妈又喜又忧。喜的是年过半百当姥姥,又添了一炷香火;忧的是女儿一连打来四五次电话,总是叫她不要到W市来。女儿生孩子,满月好几天了,当妈的能不去吗?志玲妈还是志玲在W市读大学时去留了几个脚印,一晃五六年又过去了,再说,还没见过亲家母的热脸冷屁股呢,是亲是疏是恶是善总想去会会。

  志玲妈失眠了好几个晚上,终于决定去经经风雨见见世面,不看不知道,去去就知晓。志玲爸有点书生气,一辈子超脱惯了,任志玲妈红脸也罢黑脸也罢,他说他就是不去朝圣。志玲妈望着他那茶壶夜壶满不在乎的样儿,也实在没得办法,只得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时值...

Read more

心结


心 结



  胡文龙离开武汉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以前,每当想到要去武汉,他就会想到在火车站附近一家影剧院门前见到的那个小女孩,尤其近来,他开办的公司正兴隆急需人手的时候。胡文龙想,那时候要是母亲还在人世,也像现在这样有个公司,他绝不会打发她回到那个赶她出来的家中去,他会收留她,给她钱,让她上学。然而,他那时候还很穷,自己还在浪迹天涯的旅途中寻找一席之地。是的,那时他太年轻,也太单纯了,就像一张没涂过五颜六色的白纸,把一切都想象得太美好。

  妻子走到他面前,给他理了理洁白的美尔雅衬衫领口,摆正那条进口领带,上下打量一番后说:“文龙,这次去武汉,要住多久?&rdq...

Read more

革命才情志士心


革命才情志士心

撰稿汪幸福



龟蛇吟

龟蛇古灵物,向如俗所称。

龟灼卜先知,蛇起兆战争。

我来江汉浒,数载与君邻。

朝上抱冰堂,暮宿紫阳亭。

邦国亦委瘁,贫困辱苍生。

哀鸿满泽国,郑侠实怆神。

视天若梦梦,龟蛇何昏沉。

谁知超群力,于今竟无闻。

念兹将去汝,适彼海之垠。



  这是我党早期著名革命家、宣传家、政论家、“龙华二十四烈士”之首林育南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赫然镌刻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扩建的龙华烈士陵园大理石上,伫立于烈士的遗像前,颂吟着林诗,油然而生对革命家的无限敬意,也不禁...

Read more

阴霾中的光亮


阴霾中的光亮

(在团风追寻殷海光的足迹)

撰稿人:汪幸福



  当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启动时,李敖的名字在大陆一时风传;而打开李敖的书,一个陌生的名字却反复出现在读者的眼中:殷海光。在李敖满是犀利的文字中,只有在殷海光那里,才充满了敬畏。大陆普通读者也才知道了在台岛上,有那么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论家———殷海光。

  (一)

  殷海光原名殷福生,1919年12月5日出生在团风县(原黄冈县)回龙山镇殷家楼村,7岁随父母搬到本县上巴河镇居住。13岁那年,他由其伯父、辛亥革命志士殷子衡带到武昌,入武昌中学念书。16岁那年,他曾在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