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史寒冰

史寒冰 1950年出生,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
2002年9月以来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资深编辑、记者;1998年9月~2001年7月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在职研究生; 1999年10月~2002年8月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公司科研主管,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社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8年7月~1999年9 机械工业部中国机电广告公司办公室主任(正处级)、信息咨询中心主任,经济师、高级经济师; 1978年7月~1988年7月 在机械工业部物资供应局工作,先后在办公室、企管处、党办、人事教育处任职,历任副科长、科长。曾担任局党委委员、团委书记,部团委委员,部理论组成员; 1971年1月~1978年7月 铁道兵第四师; 1968年12月~1970年12月 从北京赴延安地区延长县插队; 1964年9月~1968年12月 北京四中学生。

世界银行:从崇尚效率到关注公平


 

史寒冰

 

 

  【提要】本文首先对《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所阐述的主要论点作了归纳和点评,认为世行在理念上的转变,对于中国破除市场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具有深刻影响。然后,对报告的理论局限作了简要评论,认为:仅仅提供公平机会并不足以解决广泛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反而可能造成经济、社会和政治上更严重的不平等,因而政府有必要直接或间接干预收入分配,以斩断社会不公平的因果链;实现公平是一个包括多元因素的综合性目标和过程,其中社会和政治因素具有本体论的意义,经济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性因素;社会成本-收益关系作为政策分析与评估的标准,比经济成本-收益关...

Read more

职业伤害保障: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社会问题


  *本文是笔者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一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撰写的第六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结稿日期是2003年12月17日,而该书在交稿一年后才面世,所以文所利用的分析数据是2003年以前的。2004年以来,我国的职业伤害及其社会保护的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为改善我国职业伤害补救体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工伤保险条例》发布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颁布了工伤保险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或政策文件,并付诸实施。二是随着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职业安全卫生和劳资关系持续恶化的严...

Read more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本文是笔者2002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课题撰写的分析报告的“政策建议”部分,该课题报告的部分内容收入《中国社会蓝皮书: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应亟早制定《社会保障法》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法的体系框架,但在立法形态上尚处于较低层次。首先,

现有规范大多以行政法规或政府政策的形式出现,不具备法的形态,其刚性和约束力较弱;在法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意志而非国家意志;由于政府部门之间的立场差异,一些法规缺乏统一...

Read more

“公共职能缺失型”政府缺陷分析


【内容提要】市场和政府是现代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这两种调节力量的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功能“失灵”为条件的。市场领域与政府领域是相互对立、相互联接、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一般来说,市场机制成功的范围是向人们提供私人物品的私人领域;政府机制则在向人们提供公共物品的公共领域显示其效率。

在经济学史上,对市场缺陷的研究由来已久,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而对于政府缺陷的研究则发难于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焦点集中于政府的微观行为,很少对政府的社会职能或功能方面的缺陷加以关注。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政府职能上的缺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

Read more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保障


    国家发改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于2004年4月24日在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讨会”。从事社会学、经济学、公共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专业人士共18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撰写的课题报告《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讨论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根据笔者在研讨会上发言的速记稿整理而成。本文的结构仍保持了发言时的表述顺序,增加了小标题和几处注释。 


    感谢会议主持人丁元竹教授的邀请。非常高兴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Read more

社保筹资:从积累偏好回归“以支定收”原则


社保筹资:从积累偏好回归“以支定收”原则*

史寒冰

*本文的简缩版以“制度变革推动社保体系走向完善”为题刊发于《中国社会保障》杂志2018年第10期。

 

9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目前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较多,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要求“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9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了上述决策。这表明,化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高结存、高费率问题已提上日程,社会保险筹资将从积累偏好向“以支定收”原则理性回归。这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

Read more

辨析养老金替代率


辨析养老金替代率*

史寒冰

 

内容提要在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中,通常把“平均养老金除以平均工资”作为统计养老金替代率的基本公式。然而这种计算方法既有悖于养老金替代率的定义,也不符合它的固有属性。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可知,这一公式反映的是“筹资负担率”与“老年赡养率”的比例关系。这一数量关系的意义颇令人费解。按照这一公式,“替代率”与“筹资负担率”成正比,与“老年赡养率”成反比,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提高筹资水平还是降低赡养...

Read more

社会保险与大数法则


 社会保险与大数法则*

史寒冰

 

内容提要】大数法则揭示了两个统计规律,一是当样本足够大时,随机事件的概率便稳定在一定的数值上;二是在大样本条件下,随机事件的数学期望逼近于它的算术平均值。大数法则发生作用基本条件是对象具有不确定性,那些注定会发生的事件不属于随机事件,因而不遵从大数法则。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的基本机制是社会共济。社会保险覆盖面越大,其社会共济的能力越强。在社会保险诸险种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虽然采用了保险的形式,但本质上属于按社会共济原则建立的津贴制度,它们的运行不遵从大数法则;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承保事项具有不确定性,因而...

Read more

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了吗?


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了吗?

 史寒冰

本文发表于《中国改革》杂志2013年第2 期

http://opinion.caixin.com/2013-02-18/100491672.html

 
        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应当着重于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公平机制和秩序正义;同时改善再分配,使之重点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财新《中国改革》】(特约作者 史寒冰)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收入倍增”目标,提高居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