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玲

现任职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
中国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
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成员

研究范围
卫生经济学、卫生服务管理、老年经济学、社会保障、经济增长理论

教育背景
1. 物理学学士 武汉大学,中国,1982(09/1978-08/1982)
2. 物理学硕士生 武汉大学,中国,09/1984-02/1985
3. 经济学硕士生 武汉大学,中国,03/1985-02/1987
4. 经济学硕士 美国匹兹堡大学,1990(09/1987-09/1990)
5. 经济学博士 美国匹兹堡大学,1994(09/1990-05/1994)

工作经历
1. 中国武汉大学物理系讲师,09/1982-08/1984
2. 中国武汉大学经济系讲师,09/1984-02/1987
3. 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教学助理(Teaching Fellow),01/1989-05/1994。
4. 美国Towson大学经济系助教授,08/1994-08/2000。
5. 美国Towson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终身职),08/2000-08/2003。
6. 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系副教授,08/2000-08/2002。
7.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09/2003-05/2008。
8.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06/2008-至今。

取消“以药补医”,撬动公立医院改革


  不久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今年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将撬动公立医院破除旧的补偿机制,建立保障公益性的新制度。以下是我就取消“以药补医”回答记者的问题。

  1、问:“以药补医”当初制定的背景是怎样的?国家为何要推行“以药补医”?

  答:“以药补医”的政策是从1954年开始实施的,当时医...

Read more

解决医患冲突 需政府责任到位


  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医患冲突频现,从“八毛门”事件到北京同仁医院医生被打,这些事件时时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凸显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根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81.5%的公众认为现在的医患关系“有点紧张”或者“很紧张”;73.8%的公众在就医过程中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持有“半信半疑”或者“不相信,但有病没办法”的态度。而高达97.1%的医生则认为现在的医患关系“有点儿紧张”或者“很紧张”。患者对医生信任感的缺失...

Read more

基本药物制度动了谁的奶酪?


  截止2011年9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基层实施。以“零差率销售”和“省级招标采购”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触及了医药领域的核心问题:以药养医和药价虚高的顽疾,由此引发了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人事、分配制度和医药采购、配送制度的综合改革,开启了重构体现公益性、惠及老百姓的基层医药卫生制度的实质性改革。这是重大的利益调整和制度变革,改革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改革还没有完成,可以并应当继续完善。另一种意见是,改革...

Read more

为什么美国医生从自由职业者走向受雇于医院?


  为什么美国医生从自由职业者走向受雇于医院?

  ——对医改政策配套的启示

  陈秋霖 李玲

  医生应该是自由职业还是受雇于医院拿工资,一直是中国医改讨论中的热点之一。2009年新医改就提出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广东等地随之开展了试点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2011年3月1日起,《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正式实施。而与此同时,美国近年来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生放弃自由职业者身份,受雇于医院的趋势。《新英格兰医学杂...

Read more

鱼精蛋白停产怎么办?


  近日,鱼精蛋白这一做心脏手术必需的基本药物紧缺、有药品批准文号的企业却停产的消息见诸报端,引发了很多讨论。不仅是鱼精蛋白,很多价格便宜疗效好的常用药都面临着紧缺甚至断货的现状,这些药大多是廉价老药,也是基本药物,例如定价3.6元/支,用于治疗急性心衰的西地兰针,以及每支1.7元,深部皮肤感染必用的“特效药”鱼石脂软膏[1],还有甘草片、胃舒平、黄连素等常用非处方药,现在都在药房难觅踪影。

  一、问题根源何在

  为什么市场有需求企业却不愿意生产?很多学过一些经济学的人会回答说,这是因为政府对药价进行限制,将药品价格定得太低,企业没有利润不愿意生...

Read more

美国医改对中国三大启示


  2010年,对于中美两国的医疗卫生改革,都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攻坚之年。美国的医改法案艰难闯关。中国医改,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也将向实质化迈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是否能以医改作为突破口,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动力,值得世界期待。

  虽然中美面临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相异的经济发展阶段,但美国此次医改不论在初衷意义上的改革理想和改革立法进程上,都对中国医改具有直接的启示。

  首先,从全球趋势来看,保证公益性是最基本的医疗目标。奥巴马医改目标是全民医保,并在宣传中多次提到,美国有如此多的公民没有医疗保险,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极不相称。...

Read more

让公立医院回归社会公益的轨道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由医疗卫生筹资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以及生产流通体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指医院)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医疗卫生保障措施最终要通过医院来实现。因此,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核心。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破”和“立”的双重任务:扩大医疗卫生保障覆盖面,侧重于“立”,而“立”的前提是“破”,即破除那些违背医院运作规律的体制机制,解决医疗服务体系资源配置不合理带来的成本整体偏高、公平性...

Read more

医改为什么越改看病越贵?


  “医改为什么越改看病越贵?”,随着政府和医保支出的增加,医疗保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凸显出来。真正降低居民个人医疗负担,不仅仅是扩大医保覆盖面和提高报销比例,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控制医疗卫生总费用是目前医改的当务之急。

  总费用上升过快 值得充分重视

  医保覆盖面的扩大,报销比例上升,是医改的成就。然而,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医疗费用是成本,健康水平的提高才是产出。所以,在医疗保障资金迅速上涨的时候,必须及时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几年,我国卫生总费用迅速增长,三年时间就从2006年的984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7204亿元,接近翻...

Read more

医改需要凝聚思想合力


  医改需要凝聚思想合力

  ——肯尼斯•阿罗关于医疗卫生特殊性的理论及其发展的综述

  李玲 胡赟之

  2011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中最为艰巨和复杂的,其改革成效对其他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公立医院改革至今还没有破题,公立医院趋利的机制体制还没有扭转。公立医院改革滞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改革共识!

  新医改方案从酝酿,出台,实施迄今,始终伴随着观点的分歧和争论。早期的争论主要围绕“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分析,争论的焦点在于究...

Read more

《最好的医疗模式——公立医院改革的美国版解决方案》(中文版)韩启德序


《最好的医疗模式——公立医院改革的美国版解决方案》

中译本序

 

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是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下属的公立医疗服务系统,经过多年改革,目前已经成为全美国医疗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典范。在《最好的医疗模式——公立医院改革的美国版解决方案》一书中,作者从病患家属的视角,用一个记者的生动语言,讲述了退伍军人医疗系统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引进此书并翻译出版,将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可为所有关心和参与我国医改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公众提供宝贵参考。通过介绍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改革及其所处背景,本书还涉及美国经济政治的多个方面,对感兴趣的读者而言,也不失为一本别开生面的美国社会纪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