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钟凯

钟凯,男,民商法硕士,经济学博士,现为四川高维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业律师(执业证号:22222004123142),受聘于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公安厅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四川民进法制委员会特邀委员,四川省商法学会副秘书长,常参与地方立法和接受政府部门决策咨询等活动。
执业期间,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办理过多起企业公司并购、股权收购、经济犯罪辩护、房地产纠纷、企业合同纠纷等案件。目前为止,执业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经济合同、公司法务、金融证券、房地产、经济犯罪辩护等。
在《社会科学研究》、《现代经济探讨》、《清华法学》、《现代法学》、《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证券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论文数十篇,著有《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民商法争鸣》(法律出版社)等著作,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经济管理文摘》全文转载。

土地涨价收益应该归谁——兼与郑现莉先生商榷


  受人推荐,最近看了郑现莉先生所撰写的《土地私有化只会催生“寄生贵族”》一文。友人说,这篇文章很有深度,似乎挺有道理,他心里觉得不太对劲但又说不出所以然,请我发表一下看法。我答复说:“这种观点其实早就有人提出,包括一些搞经济学的学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现在中央也在走务实之路,可以说中国的农村现在是各种理论的试验田,现行土地法律制度正在虚无化。从中国的土地改革的大环境看,现在更倾向于“实干”,而不是纠缠于各种各执一词的争论。在这方面,地方的农民包括官员的做法五花八门,可能比一些学者和理论家要走的更远。”但既然有人...

Read more

“掐死少女案”30万精神赔偿不应是特例


刑罚往往只是平息了被害人的复仇情感,而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心理损害显然更为多样和广泛,非简单地处以刑罚就能完全修复。令人欣慰的是,法院不仅受理了本案,最后也支持了原告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请求,这无疑是正确的。

  近日,备受关注的“售票员掐死少女案”,由北京市一中院作出终审判决。二审法院将一审判定的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改判为30万,赫然成为国内目前最高的一笔精神损害赔偿金。

  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具有一定开创性判决的出现,为社会带来的指引意义不可小觑。正如美国大法官波斯纳所指出的,法律是功能性的,只有当大众懂得哪些是法的功能时,大众才能很好地去使用法律,而法...

Read more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利益表达——谈“圆桌会议”上的对话


人性中的社会性与自利性一直是被讨论的焦点,通常认为,尽管人不一定都是自利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是最大最小值策略。所以,利益是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联系的主要纽带,它对人的活动、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作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调控手段,法律的产生也源自于利益以及对利益所进行的衡量,可以说,利益实为制定法律规则的基本要素。而所谓的利益表达,就是一定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既定的利益目标,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向有利益分配权的组织机构主张并表达自身利益,以影响公共决策的输出过程。过往观念认为,社会公正主要有两个判断标准:一为先验的天赋权利,二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但人们逐渐发现,...

Read more

警惕“诽谤罪”被随意扩大解释


    近日,陕西志丹县李某、孙某,因编发一条“辱骂政府机关领导干部”的手机短信,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的名义逮捕。转发此短信的4名科级干部,则被免职和纪律处分。

    读此新闻,人们会想起曾备受关注的重庆“彭水诗案”,其涉案人员亦曾因手机短信“诽谤”地方官员而被拘押。根据国内外刑法学界的权威观点,诽谤罪所侵犯的客体为他人的名誉权益,也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社会贡献等所作的一般评价。面对类似的案件,人们会有几点疑问提出:

 &...

Read more

“抢劫不如去炒股”之法律经济纵横谈


几天前,广东某市的公安在街道挂出写着“抢劫不如去炒股"的横幅,诙谐的警示意图犯罪的歹徒。没过多久,股市大盘下挫300多点,这次轮到公安被股民“幽默”了一把,有人也拉了一个“横幅”称:“还是抢劫安全些”。

 

从法律角度说,股市与抢劫原本八辈子打不着一杆,一为合法致富的手段,二为伤天害理的非法行径。不过从它们的某些经济特征看,还真存在着一些相似性:股市与抢劫都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来钱特别快。不同的是,资本市场的繁荣通常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法律等综合社会环境作支撑,而抢劫行当&ldquo...

Read more

钉子户·物权法·公共利益——一个宪政的视角


围绕“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的话题,形形色色的观点粉墨登场,民间态度多为高度赞赏这种“钉子精神”,认为房主坚持捍卫自身权益的表现是法治意识的一大进步,且指这一事件堪称中国公民捍卫私产的经典案例。而网络和媒体上则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呼吁“理性看待”重庆钉子户的声音:他们有的认为(包括部分法学家),维护私产的行动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钉子户公然藐视法院裁决的做法不符合法治本身的要求;有的则以“公共利益”为名对其加以鞭挞,疾呼“讲个人利益不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重庆的发展能有几个三年...

Read more

劳动法为什么被架空?


  在1994年之前,我们国家在劳动领域内还缺少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统一基本法。199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颁布,不仅填补了这一立法空白,为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劳动权等基本人权奠定了基础,而且早前劳动单行法规主要采取所有制立法模式,即按照企业所有制度(如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的不同分别立法,使得不同性质企业中的劳动者适用不同的规定。至今短短十数年对于一部法律来说并非很长,然而对于中国的改革而言,却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法在这个转轨时期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一方面它充当了市场化改革的急先锋,另一方面它又成为社会矛盾显性化的指示器。[1]正是...

Read more

担保法重点难点详解(总论部分)


 、担保的含义

民法上的担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担保,是对合法债务的履行保证,广义上的担保,则可包括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项,如他人的行为。担保法上的担保,仅指狭义的担保(担保法第2条第1款)。

广义上的担保,实质上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比如,AB保证,C一定不为某种行为,否则AB支付5000元保证金,此处,C是否为一定行为就是AB约定生效的条件;狭义的担保则不能完全这样理解,虽然担保人承担责任的前提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但该事实只是请求权发生的原因,而不是担保合同生效的条件,比如在抵押的场合,履行期限届满前,抵押权的追击效力、保全效力等等均已产生。

、...

Read more

《炎黃春秋》吹响推动政改的号角


在大陸各種政論雜誌中,「晚生兒」的《炎黃春秋》沒要政府一分錢,也沒有一個正式編制,完全屬於民間刊物。但該刊銳志進取,立意為民主呼號,主辦者與撰稿人又多為黨內民主派高幹。如初創者為朱德秘書廖蓋隆,當今掌門人為年逾八十的杜導正(三八老幹部、原中央新聞出版署長),積極支持者有李銳、胡績偉、杜潤生、于光遠、朱厚澤、閻明復、李普、李昌、曾彥修、甘惜芬、高尚全、蘇雙碧、楊繼繩、邵燕祥、戴煌等。因此,該刊很快成為大陸眾多民主翹望者的一面旌旗,自費訂閱者眾多,尤其是那些飽嘗政治風霜的「老傢伙」。春江水暖鴨先知,「老傢伙」們總是能從《炎黃春秋》的水溫中探測到節氣寒暖。

李銳和任仲夷呼籲政改

...

Read more

严刑峻法离我们有多远?


按:最近关于设立“见死不救罪”的讨论又沉渣泛起,“泛刑”实际是加剧社会动乱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种旧有的泛刑化思潮,有必要进行澄清和批驳。本文虽非直接针对“见死不救罪”之阐述,但其中关于法社会学与刑法经济学之论点,对于深化上述问题的认识亦有参考价值。

英国哲学家边沁有一句名言:“温和的法律能使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这多少让人觉得法律原来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然而,社会上存在的某种泛刑化思潮,却使人警惕严刑峻法时代的到来。

  早前,曾有媒体报道,某地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