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胜

爱好:看书 冥想 羽毛球

三大国有银行:三季度盈利可观 环比下降


三大国有银行:三季度盈利可观 环比下降

 

近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三家A+H上市的大型国有银行先后公布了三季度业绩报告。受美国次贷危机加剧、9月央行单边降低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影响,三大行的三季报显现得主要特点是:利润依旧增长,但同比增速回落,环比负增长;依旧持有大量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相关债券,并都提取了一定减值损失准备;不良贷款总额与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

 

2008年三季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54%12.1%8.2%,环比则分别下降了10.4%3.7%15.9%。上半年三大行利润增速相应为58.0%...

Read more

内外受伤 中信泰富是否会从此一蹶不振?


内外受伤  中信泰富是否会从此一蹶不振

阿思达克研究部

 

1022,澳元/美元汇价收盘于0.67美元附近,欧元汇率则跌破1.30美元关口,创两年低点。按此汇价计算,中信泰富仍在生效的杠杆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之亏损超过165亿港元。这较1021公司公告之147亿港元亏损扩大近20亿港元。

 

目前,中信泰富持有的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需公司以1澳元兑0.87美元和1欧元兑1.44美元的平均汇价分别买入九十四亿四千万澳元及一亿六千零四十万欧元。按此计算,澳元与欧元相对美元汇价每10%的上下波动,将会使公司产生相应几十亿港元的收益或者损失。

...

Read more

皖通高速:所得税返还及税率下降是业绩增长主因


         皖通高速:所得税返还及税率下降是业绩增长主因 

 

 

皖通高速〈00995.HK〉三季度财报显示,20081-9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人民币5.43亿元,同比增长10.6%;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33元。

 

2008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12.73亿元,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人民币7.13亿元,同比下降1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人民币5.43亿元,同比增长10.6%。皖通高速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增长,...

Read more

全聚德投资价值分析


  在中国几乎人人皆知的全聚德即将于本周二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本次融资发行的股票数量为3600万股。其中,2880万股以资金申购方式在网上定价发行,占本次发行总量的80%,网下配售数量为720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0%.发行价格为11.39元/股.其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仅为0.0377%,认购倍数为2651倍。显然我们可以勇敢的预测其在上市当日必将延续“中国证券市场特色”,而大幅上涨,甚至会给投资者超乎想象的‘回报’。而这背后有其独特的价值支撑。

  一、全聚德‘亮点’

  1、公司‘全聚...

Read more

抛售或买入的选择




  2005年五月初涉股市至今已差不多两年半,这段时间里,我极其幸运的见证了中国股市最激动人心的一段历史.上证从1000点时市场的极其低谜到6000多点的狂热,从3万多亿到超过30万亿的市值变化,无不在改写着历史.也许这是世界资本市场诞生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上证已下跌了接近20%,回落到5000点,投资者普遍开始思考A股的投资价值,抛售或者买入成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共同难题.如果抛售,后市仍然可观的盈利预期使其难以割舍.最近一份调查表明,很多基金经理认为上证综合指数在2008年会突破8000点,也即是说市场总体可能存在60%的年收益投资机会.如...

Read more

变异P2P的致命缺陷


P2P网贷传统的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资金借出人(下文统称投资者)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下文统称融资方)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

不过,传统的P2P模式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则变异成债券转让模式,这种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先由第三方将资金借给融资方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而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P2P平台的理财计划,第三方再将债权转让给理财计划,然后融资方到期偿还本息,P2P平台收取中介费用,并将中介费用中的一部分用作本息保障,给予投资者以安全感。

 

正因为模式的变异,投资者只需要参与有本息保障的理财计划,到期即...

Read more

终点•起点


2011年,在整理宏观数据的过程中,隐约感觉到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于是在当年国庆到次年春节这期间,利用闲暇时间梳理整个逻辑,写了《“中国奇迹”的崩塌》,后来感到一些比较重要的点没有思考或表达清楚,所以陆续又写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文章。不过受知识面和文笔的局限,发现很多论点仍然不够清晰、论据也不够充分,因而把这些文字串起来,希望能够表达一个相对清晰的主线。

人口素质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进

除少数资源型国家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又取决于人口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意识等。而这些条件是难以在短...

Read more

改变从你我开始


  排除少部分因为资源禀赋或地缘政治因素而变得富足或混乱的国家,绝大多数情况下,国家的竞争力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主要还是人的问题。国民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知识技能等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制度和人均生产效率等,也就决定了其或富足或贫穷、或先进或落后。

  从资源的角度看,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不过一旦考虑13亿多人口,资源上的劣势就会显现出来。显然中国不可能像迪拜、阿拉伯等国,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即可致“富”。

  那么再从人的角度看中国,在知识技能方面,你我与欧美日都发达国家居民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居民受教育程度来做比较。

  改革开放之后,虽然...

Read more

为什么是2013或2014


  中国将在2013年或2014年爆发由自身原因引发的系统性经济和金融危机,这是我在2012年初所作出的判断。“但是为什么是2013或2014?”则是不少朋友的疑问。

  对于未来的预判往往定性容易定量难,在危机的具体爆发时点上也不例外,主要是变量太多,政府的政策、市场自身的变化、海外经济走向以及其它黑天鹅事件等都可以引起危机爆发时间的位移。而我之所以敢于做出判断,主要因为导致危机爆发的决定性变量就是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维持20%以上的增速,宏观经济才能实现7-8%的增长目标。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以上的水平上滑落下来,经济脆弱的平衡...

Read more

对改革不要抱有幻想


  改革是唯一出路,貌似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之后,也释放了一些改革的信号,并且已经开始做一些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工作,比如下放或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拒绝继续刺激经济等。不过,受利益格局和时间的制约,即便最高领导层真想推动改革,也很可能是有心无力。

  改革会使多数人的短期利益受损。由于经济增长水平关系到社会稳定、政绩和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所以近几年,在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放缓的背景下,政府一直依靠拔苗助长的政策,推动经济的虚假繁荣。这已经使得政府与企业背负高额债务、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若真要推动改革,必须限制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比如制定严格的财政预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