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插曲
2018-11-4,萨格勒布
我和东欧的初次相见,没有怀揣什么目标和期待,也就没有什么不舍和遗憾。
东欧人很漂亮,安静内敛。同西欧人相比,脸的轮廓多了点儿东方色彩。这里宗教气氛很浓厚,我们路遇的教堂,纪念碑,摆满了被红色玻璃瓶罩住的蜡烛,或是通电的蜡烛形台灯。他们的生活里,宗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这些宗教象征意义的物品,也相应会成为非常被看重的东西。
中国人在克罗地亚是稀有物种,在萨莫博尔这样的小镇上更是如此。所以时常引起路人和狗的侧目,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出门在外,最好的状态是不被任何人留意,包括贼。
很不幸,我今天在回程的TRAM里就被盯上了。又很幸运,东西还在也没遇到其他危险。回想起全过程其实没有那么惊心动魄,只是依然心有余悸。我在前门先上车,坐下后就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女儿从后门走过来,车上有空位却一直在座位旁前前后后地站着,行迹诡异。起先我并没有多想,安心地看着窗外。后来本坐在我前面的小女儿突然站起来,紧紧挨在我旁边。她身上有一种特殊的体味,混合着嘴里口香糖的味道铺面而来。我感到一股莫名的焦虑和压迫感,烦躁难安。车里其实很空阔,前后左右都是空位,这几个人却偏要站着;即使要下车也该站到门口,为什么偏要给我留下这么窄小的空间?在那几个人又一次朝这边挤过来时,我终于受不了这样的压迫,闪身去了车厢另一边的座位。片刻后车停,那几个人纷纷下车。我把一直背在身后的书包翻过来检查,瞬间惊出了冷汗——书包中间第二大的口袋被拉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口子。所幸电脑没丢,钱包也还在。
回去后细细分析了经过,发现这真是一场预谋已久的针对外地游客的行窃,我一定是上车之前就被这几个人盯上了,所以一上车就被她们挤来挤去。后来我转移座位后,大概是发觉被识破,那几个人匆匆下车,寻找下一个目标去了。回想起来她们也不是当地人,肤色偏黑,更像中东或印度人。感谢这段经历发生在人来人往的中心城区而不是偏僻小巷,感谢她们只是想偷点小钱,没有袖中藏刀武力胁迫。总之算是以有惊无险的代价换得一个警钟,这里的人虽然友好,也不乏不怀好意之人。
明天安全离开克罗地亚后,我可能会觉得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吧。
这两天走过的小城和小镇,是非常有烟火气和市井气的地方,甚至有点儿像那个生我养我的城市,人们因精打细算的习惯而产生了各种可爱的小心思。我和东欧的初次相遇,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也没有什么遗憾或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