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场跨省斗殴的风波让山东蓝翔技校以及校长荣兰翔陷入舆论旋涡。紧接着,关于校长荣兰翔的家暴史、蓝翔的虚假就业、蓝翔退学者遭群殴等报道,隔三差五就能在网上曝光。
如此看来,蓝翔似乎已经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无法考证这些报道的真实性。
或许,蓝翔在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或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蓝翔的成绩以及荣兰翔身上值得称道的东西。
第一,蓝翔在三十年时间里培养出30万名技工,规模在国内排名第一,成为改革开放之后职业培训产业大潮30多年汹涌发展中的一个样本。如果只是依靠欺骗、殴打,一个技校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别说技校了,民办大学在这三十年都死过去无数。因此,蓝翔技校能够发展到今天,绝对是有很多健康的基因,而不是几个离职的教师和退学的学生就可以抹黑的。
第二,蓝翔的一些离职教师向媒体说“暴力和金钱,是251管理最核心的两招”。这是赤裸裸的污蔑,无知的污蔑。251,是蓝翔校长荣兰祥自封的代号,意指他自己像250一样勇猛,但又比250多一个心眼。这个“251”,实际上是很多企业家的真实写照。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之所以能够成长到今天,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像一个二百五一样往前冲。这是一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一种企业家精神。
第三,1984年,两个进城打工的河南农民,荣兰祥和孔素英夫妻俩,一个会油漆、制作沙发两项技术,另一个擅长裁缝。二人到济南闯荡。但是,他们没有成为生产者,却开始以传授他人技术为生。1984年10月,在济南市五十七中,租来的几间教室成了“天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教学地,专业只有3个:油漆与沙发制作技术,裁缝,以及美容美发。从此,开启了蓝翔技校三十年的蓬勃发展。了解蓝翔的“发家史”,我们不难看出,校长荣兰祥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现在那些所谓的模式创新大师,也远远不及当年的荣兰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何止是蓝翔,其实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经过野蛮生长,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这些问题,还不足以成为打倒他们的罪证,更不应该借此机全盘否定他们。
对待蓝翔,我们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蓝翔,也就是在宽容我们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宽容我们艰难成长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