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企业家的视野格局:当原则遇到挑战


 

  2013年4月8日,政界“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离世,享年87岁,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力之一。纵观撒切尔夫人轰轰烈烈的一生,可谓是“有所得必有所失”,而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领导力教训,正是她自己一手打造的“铁娘子”身份陷阱——独断专行,厌恶政治共识,最终成了现代女版霸王项羽,众叛亲离在四面楚歌中被迫下台。撒切尔夫人也曾明确表态:“难道在权力宝座上做个软弱无能的人有任何意义吗?”这些都不禁给企业家们一系列的沉重思考:在战略环境不断变化的局面下,企业家究竟该如何塑造一个善于合作的领导形象?当原则遇到挑战的时候,究竟该坚持什么,又该放弃什么?
  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都不免时常感叹是经济的不景气拖了企业经营的后腿,其然,最大的困阻还是来自企业家自己的生命格局,因为一个人经营的商业格局往往就是由他的生命格局所决定的。韦尔奇之所以被世人奉为世界第一CEO,是因为他在被视为多元化是经营误区的观念中获取了辉煌成就,而他之所以能够改写营销界对多元化经营的误判观念,就是因为其在广招人才基础之上只做第一或第二的眼界、视野和胸怀的格局。星云大师曾说:“有大智慧的人,凡事都往大处着眼,并能识大体,不会为了私事而和个人计较,自然能够受人尊敬。”一个胸怀宽广的企业家,麾下人才济济必定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一个刚愎自用、暴君专制的企业家,其经营的管理模式必将出现严重的亚健康状况,空洞和盲点越积越多,直至矛盾爆发的那一天。
  企业家赢都是赢在格局之下的细节上,是专业领域的拓展,而输都是输在自己的生命格局上,是生活范畴的升华。那格局是什么?是视野——自私或利他,是心胸——包容或狭隘,就是属于尊重人性、洞悉人性的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大胸怀”。企业家的生命格局主要就是体现在用人也是做人上——要有气度。一个蹩脚的企业家通常喜欢拿条条框框去“套”着管理,这样根本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当然如此结论也并不是在全盘否定管理的规范化,而是在强调在构建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应该灵活处理,不要一板一眼,死死地小心眼。
  这就好比太极的“阴阳两仪”,“阴”和“阳”就是企业家管理格局的基本原则,也是用人“大胸怀”的真正体现。企业家在实行“阴”、“阳”两原则的时候,万万不能落入了“阴奉阳违”、“明一套、暗一套”、“表里不如一”的窠臼。这里的“阴”指的是那些不能为外人道,却为企业核心管理层心知肚明的管理制度,是灵活管理的灵魂,用以处理突发情况和意外;而“阳”指的就是那些“上墙”的明文规定和标准原则,是规范管理的条框,用来维系企业的常规化运作。如此“阴阳两仪”的管理原则合理互动,定会产生奇妙的管理效应。
  比如,大多数企业家都时常被“皇亲国戚”的处理问题所困扰,毕竟是自己的人,处理不恰当则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时“阴”谋的“顶格处理”就能较好地处理。又比如在“危机公关”环节中,倘若一个员工严重地违反了公司规定,但危机公关却因此获得了完美效果,那么管理者又该怎样处理呢?这时“阴”谋和“阳”谋则一同上场,“公开重罚”和“私下谈话”齐射,然后“积极表扬”、“适当奖励”,如此一来既能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又能做到“收买人心”地汇聚人才。
  可见,“阴阳两仪”是一种能够较好处理当原则遇到挑战之时矛盾现象的方法,况且世间万物皆是“阴阳”并生,挑战亦是。或许这个“挑战”的爆发会促使企业家发现某些管理上的盲点与空洞,拓展企业家的视野格局,进而刺激企业管理模式的革新。另外,一个企业家想要从普通管理者转变为拥有“大胸怀”格局的优秀管理者就必然经历以下四次转变:由管事到管人的转变——由管人到管理规则的转变——由管理规则到管理系统的转变——由管理系统到管理战略的转变。而当前大多数企业家往往还停滞在管人的层面,这也是企业家用人之道的小气之处,既对不起自己,花钱请人不过是为了过把土财主圈养行尸走肉奴隶之瘾,也对不起员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被活活地定在墙上,完全丧失了创新驱动力。
  其实,有一种管理战略叫拥有开放格局,无关资金、市场和规模,只关企业家的观念和心智。曾经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的时候,一听众问:“请问,对你而言,之所以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企业家未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没有圆满的圈,留下一个缺口给众人,引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也是我获取成绩的原因——不把事情做得圆满,就像这个句号,一定要留下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留给缺口给他人,并不是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够完美,因为企业家并非一个人的代表,他身后是一群人,是一家企业,所以,留缺口管理才是一个拥有开放格局企业家的真正管理智慧,一种更高层次带有全局性管理战略的圆满。总之,企业家一定要努力做到: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讲文凭,重点讲水平;讲职称,重点讲称职;讲阅历,重点讲能力;讲资历重点讲贡献;讲道德,重点讲风格。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企业家要有兼容之心,招贤用贤、用尽其才。
  心胸有多大,舞台就能有多大,格局有多远,企业就能走多远。在中国,有多少企业家将经营的商业格局当成自己的生命格局来经营?又有多少企业家能够突破生命格局的困境来重塑自我?就中国企业发展现状而言,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局限就是企业家管理思维的刻板化、规范化、圈禁化,定要突破,获取进步,获取成长,获取腾飞。所以,当原则遇到挑战的时候,企业家就应该好好地向战略家刘邦学习,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阴阳两仪”,提升管理层次,用“大胸怀”的生命格局登上商业格局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