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创新从重视用户体验开始


  试想一下你的手机中有多少个功能从未使用过?复杂的界面和功能只会增加用户的使用负担,简单反而能更加亲近用户,任何无关紧要的要素都应该毫不犹豫的剔除。

  多年来,各产品厂商,特别是电子产品厂商,不断在技术与功能复杂度上下工夫,试图以尖端技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若新功能与技术无法应用于用户日常使用,新功能将成为累赘,造成用户对产品满意度和兴趣的降低,最终改用其他产品。美国专门从事跟踪IT项目成功或失败的权威机构Standish Group曾经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称64%的软件功能“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因此,厂商开发的产品应该是适用于主流用户的“简单”产品,在此基础上兼顾专家型用户和随意型用户。提到这里,我们将对产品用户进行分类,以帮助读者理解。第一类,专家型用户。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你的产品或服务,并且会给你提出各种改进意见。他们希望看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前所未有的技术。即便拿到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产品,他们也会摆出专家的态度。换句话说,他们舍得花时间研究新产品,探索产品的新功能。如果你是造手机的,他们就是那些想要浏览手机的文件系统,哪儿都能动一动的人。不过,这一类用户总体上占少数;第二类可以叫做随意型用户。他们可能使用过类似的产品或服务。他们有兴趣使用更高级更复杂的产品,但却不愿意接触全新的东西——要想让他们认可新功能,那么新功能必须足够简单。比如说,他们可能会对更先进的手机感兴趣,但是必须保证能够轻松地导入他们宝贵的联系人。这一类用户比你想象的少,而且他们的学习意愿不强烈。最大的一个用户群体是主流用户。他们自己不会因为你的技术而使用你的产品,使用你产品的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他们会掌握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这些人的口头禅就是:“我的手机只要能打电话、能发短信就行了。”大多数人属于这一类。由此可以清晰得出结论,开发出适用于主流用户的产品,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占领较高的市场份额,获得可观的利润。

  主流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就是设计简单,以较少的时间帮助他们高效地完成任务。因而,要打造“简单”的产品,就必须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首先,砍掉残缺的功能。删掉实现不够理想的功能很重要。有人可能会说,删除不完整的功能或内容会导致已经付出的时间和努力白白地浪费。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沉没成本误区”。事实上,用于创建这部分功能的成本是不可能收回来的,因此判定这种功能的唯一方式就是看它能够发挥几分作用,看保留它会额外导致多少成本;其次,减少小项目。人在处理信息、学习规程和记忆细节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小细节会增加用户的负担,就像公路上的减速带或坑坑洼洼一样降低用户效率。去掉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大大提高任务完成效率;最后,精简文字。把那些多余的文字删除,使得重要内容突出,从而降低使用者的心理负担。

  在竞争尤为激烈的电子行业,各大电脑厂商将十分重视用户体验。2013年,Windows 8普及提速,用户体验成为关键。Windows8上市以来,各大厂商都开始比拼设计实力,为的是改善体验,让用户更加享受使用个人电脑。除了更轻更薄、续航更长以外,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设计亮点。首先是变形方式。为了得到最好的体验效果,突出触控的重要特性,各厂商陆续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变形本”。在市场上多种方式的变形本中,索尼VAIO Duo 11采用的侧滑式设计是比较好的设计,它符合大家的使用习惯,单手即可实现11英寸笔记本和平板之间的模式切换,整个变形过程,完全不会影响到其他操作,这是对Windows 8产品触体验最优的表现。而索尼VAIO Tap 20由于采用了独特的隐藏式支架设计,可以在大尺寸平板和桌面一体机之间任意变形,能在家庭多种场景下完美胜任触控操作,在中国市场上开创了家用电脑的新模式。然后是触控的感受。同样是增加一块触控屏,不同厂商也有不同区别。一个是触点的设计,一个是是否提供辅助工具,如触控笔。还有产品的分布。为不同人群生产出适合各自需求的Windows8产品,这是PC厂商必须考虑的问题,用多样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对Windows8产品的选择,这是国际大厂的一贯做法。

  总而言之,未来的产品研发创新一定是基于完善用户体验基础之上的,唯有重视用户体验,研发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