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打两建”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


  □李杰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制假售假、欺行霸市、权钱交易的不良现象。黑势力用暴力手段恐吓威胁竞争者、欺压同行、称霸市场,以及一些地方公职人员采取“萝卜招标”、充当“保护伞”欺行霸市等现象时有发生;无良企业的制假售假行为已成为行业“潜规则”,成为某些公职人员的“利益黑链”,“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屦禁不止;商业贿赂成为一些人“权利寻租”实现权钱交易的温床,几乎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由国企到私企,由经济热点、资金高密集的重点领域到政府决策层面,由掌握财物的单位负责人到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商业贿赂日益蔓延。上述乱象,与市场经济追求公平竞争的原则背道而驰,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侵蚀民生权利和福祉,危害到社会安全稳定,已到了非重拳出击不可的地步。

  为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开展以“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三打两建”行动,这是一项与民生利益休戚相关,顺乎民意、深得民心的行动。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二次跨越的关键时期,深入开展“三打两建”行动,对于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增创清远发展新优势具有积极的意义。近日,我市召开“三打两建”工作会议,市委书记葛长伟、市长江凌亲自部署,重点开展“三打”工作。我市如此高规格的会议,无疑释放出了高压态势的严打信号。

  我市开展“三打”行动要取得真正的实效,就应以“工作落实年”和“正风”行动为推动力,做到真打、严打、彻底打,而非虚张声势、流于形式、“一阵风”行动。既要打黑势力和企业、行业的违法行为,更要揪出公职队伍中的权力“保护伞”。对违法的人员不管涉及到谁,一律一查到底,保证把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否则,办人情案、关系案,那“三打”就无法进行,打完也不会有太大效果。同时,“三打”也要增强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做到依法办案、公正办案,不能脱离法制轨道。

  开展“三打两建”,既要有“敢碰硬”的胆识和“一抓到底”魄力,又要有防微杜渐的制度建设及施行,才能使行动常态化。首先,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制度是最有效的约束。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整合监管资源,联合制定管理和执法措施,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其次,要强化公开的社会监督。公开是最好的监督。要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将重点领域及行业市场信息和政府招投标信息始终处于公开状态,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中。切实重视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监督作用,置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的丑恶行径于监督的阳光下,营造社会舆论,形成更大的威慑力。再次,要健全规范的行业自律。通过培育行业组织,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制订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规范行业自律行为,维护行业秩序,促进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

  我们期待,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三打两建”为契机,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真正从制度上清除市场“毒瘤”,维护我市市场经济公平有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