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扩容“智囊团”可推广


万吉良:扩容“智囊团”可推广

 

730日发表《荆楚网》聚焦湖北栏目)

 

昨日,在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倡导下,武汉市成立“智库联盟”。这预示武汉市政府“智囊团”大规模扩容,政府变得更“聪明”。(728日《荆楚网》)

先前,武汉市政府参事室有35位政府参事,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他们大多为专家和官员。今年5月,三名市民经过海选,成为武汉市政府参事,拓展“建言”渠道。作法一出,就受到了国内媒体的首肯与网友的好评。727日,在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倡导下,武汉市成立“智库联盟”, 扩容“智囊团”,让“布衣当参事”如今有续集,自然又引起一阵躁动。

    再次引起躁动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因为武汉市政府“智囊团”扩容后,网友也包含在内。武汉市政府参事室新聘了6位特约信息员,收集来自网络和民间的建言性建议,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还建立了“网友、注册信息员、特约信息员、布衣参事”逐层考评、晋级制度,入围“布衣参事”面试的6位市民成为首批特约信息员,报名参选“布衣参事”且提交策论、有意愿的市民成为注册信息员,还向社会公开征集注册信息员。  

看来武汉市的确现在变成了一个创新型的城市,从“电视问政”到““智囊团”扩容,无不凝集着管理者的智慧。据介绍,武汉“智库联盟”,将聚合专家、官员、民间、企业家和媒体的智慧,五方代表人物将适时进行联合调研,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互动交流等,为政府提出建议。这样做,不仅能大大提高政府决策的广泛性,还能大大提高各阶层参与政府决策的热情。

之所以说我们的政府变得越来越聪明,还因为在现实工作中,本来我们政府的很多决策有一定的科学性,就是由于各阶层参入决策不够,才导致群众不理解。象武汉市扩容“智囊团”的作法,就能让百姓及时了解政府决策意图,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再说,长期以来,我们很多决策程序,如评审会、论证会、听证会,多半采取的是领导加专家的决策模式,难免会出现些偏颇的事。武汉市现在扩容“智囊团”,政府的视野就放宽了不少,政府的作为也会更大。

笔者以为,既然武汉市扩容“智囊团”的作法,能放宽政府视野,使政府更加有所作为,那就有推广的必要,不必只当新闻来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