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 毛泽东抵御执政风险战略思想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抵御执政风险战略思想的当代价值
 
陈晓明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隆隆礼炮声,历经28年艰苦和浴血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取得了执政地位,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而抵御执政风险就成为一个直接而现实的问题。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高度重视抵御执政风险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执政党抵御执政风险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战略性的思考与探索,首次从执政党的角度提出了“风险”的概念,并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关于执政党抵御执政风险的战略思想。他正确判断出党的主要执政风险源在党内,科学分析了引发闹事问题的矛盾主导方面,提出大力加强“从思想上建党”的党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自觉练好党抵御执政风险的内功。毛泽东抵御执政风险的战略理论思想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地认识和能动地把握抵御执政风险的规律,从而使化解风险成为一种更加自觉的行为。毛泽东的抵御执政风险重要战略思想和实践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抵御执政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
    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党的事业才有动力、方向和价值;而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反映人民的意志、利益和愿望,则是我们能够党永葆青春与活力的关键之所在。特别是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在党建理论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那么脱离群众则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党具有不怕困难、抵御风险的传统和能力”的思想观点,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确面临着许多考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长期占优的压力。目前,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执政能力不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地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的执政成效,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和抵御执政风险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起它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视为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行动指南,视为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科学方法。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充分反映了一个执政党的务实态度和直面问题的勇气,但除了这“四大危险”外,价值解体、信仰缺失、思想空虚、心态失衡等也是当前执政党面临的严峻问题。现在,有许多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认识上糊涂,没有坚持用毛泽东“从思想上建党”的党建战略思想来武装党员头脑,没有分清社会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本质界限,迷思于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迷茫于“罗马尼亚悖论”,缺乏“体制自觉、体制自信”……这是我党执政风险的重要因素。而导致执政风险的因素主要来自某些方面决策及其实施长期失误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或个别重大决策及其实施失误导致的社会一时普遍不满。我们要规避执政风险的关键即科学决策是基本前提,民主决策是根本要求,依法决策是重要保障。
执政风险其实就是人心向背的问题。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政权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规避执政风险的关键是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一个执政党,如果不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不遗余力,那么代价便是执政党的政治风险的不断累积。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为了使执政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和控制,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如何“执住政不失政”并且“执好政不乱政”,这是执政的考验;如何在变化中把持住根本,不糊涂、不迷失、不昏头,这是改革开放中的考验;如何把趋利避害的市场原则与高扬信仰的党性原则有机结合,既推进市场经济又不失共产党的宗旨,这是市场经济中的考验;如何在金融危机、贸易摩擦、局部争端,恐怖主义等风险与雷区中抓住战略机遇期,这是外部环境的考验。抵御执政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则是练好抵御风险内功的固本之举,这是毛泽东以防范内源性风险为主的思路的逻辑延伸。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毛泽东是最先觉察到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并且号召共产党人同这种危险作斗争的领导人。后来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证明了他的有关战略思想是多么的富有预见,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和发展又是具有多么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抵御执政风险的战略思想和实践,才能更加有效地抵御和防范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才能更好地掌握和驾驭抵御执政风险的规律,使我们的党在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和积累经验中走向成熟。毛泽东抵御执政风险的战略思想深刻地启示我们: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科学性、应用性和适应性,也在于它的发展性,更在于它与时俱进的品格!
 
刊载于中国战略智库权威期刊《战略与风险管理》杂志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