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是华学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明是伟大的文明,有5000年以上历史并曾长期领先世界,对世界科学文化有一系列重大而独特的贡献。然而,如果没有独立的科学体系地支撑,我们的文明是根本无法延续到今天的。文明=科学+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一般都有独立的科学体系。例如,玛雅文明的天文历法体系,印度文明的因明逻辑,阿拉伯文明的化学体系,中华文明的经络学说和数理逻辑体系,欧洲文明的相对论、进化论和精神分析学说等。纵观历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某种文明的时代地位是由其民族科学对世界文明整体的贡献的大小和其民族科学被世界认同的程度决定的。鲁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观点不仅对于文化是正确的,对于科学同样是正确的。西方科学领先世界只400余年,引进中国仅170余年,但中华文明已经独立存在了数十个世纪。爱国不是空话,必须在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科学的基础上理解中华文化。为了更加有力地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建议国家在主流学术体系和教育体系中恢复中华民族科学的主体地位,并把包括中华科学和中华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华文明简称为华学

         一、华学是中华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华大家庭56个子系文化的统称

    华学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不同于西方学术并独立于西方学术的严谨完备的专属于中华文明的科学和人文学术体系。既包括自然、技术科学,也包括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既包含汉民族古往今来的所有学术文化体系,也包括满蒙藏维回壮等少数民族的学术文化传承体系。一句话概括说,华学就是中华56个子系民族全体的科学学术文化体系。

    建立华学,是为团结包括56个民族和海内外全体华人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为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共同努力,因此华学需要尽快传播推广。

    首先要尽快把她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必须加入以民族科学体系为核心的华学内容,借以振奋民族精神,解放全体国人的创造活力,重建被西方文化严重腐蚀了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各级教师要首先熟悉和了解华学体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重拾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然后才可能去教导学生。

    其次,是包括派驻各国使领馆在内的各级文化学术交流机构各种人员的全面轮流补课,必须使全体华人懂得我中华不仅有灿烂的文明成就而且有着蕴育出这些成就的不同于西方的科学体系。

    其三,书籍、报刊和电子出版、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介都要自觉地投入这一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当中去。

    其四,尽快建立面向全世界的华学院,使她尽快接替国内的国学院和国外的孔子学院。国学院为继承和传播中华学术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应该表扬,但是国学院的学术内容仅限于人文学术,但我中华文明绝非仅有人文学术;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汉语作出了很大贡献,应该肯定;但中华文明绝不仅仅是儒学,更不仅仅是汉语汉字。中华文明=中华科学+中华文化,就是说,中华文明包涵中华民族科学和中华各族文化两大体系。因此,不论仅仅向国内公众传播人文学术和文化,还是仅仅向世界传播汉语汉字,都是远远不够的,是不符合中华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的。事实上国学院和孔子学院也是完全满足不了国内外对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的了解渴望和需求的。华学院将担负向世界全方位完整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华科学学术文化外向输出的世纪。

       二、只有理解民族科学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文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是华学的基本精神

    英国人类学会会长曾问荣格:你能理解象中国人这样高智商的民族为什么没有科学吗?荣格回答:他们有科学,只是这种科学你不理解。享誉全球的美国前沿学术机构圣菲研究所已经肯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些西方以外的民族科学体系。我们的中医药学明显是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应用科学体系,而这样强大的应用科学体系显然有支撑她发展完善的背景科学即中华民族科学,为何我们自己反而不敢承认呢?!科学不可以抽象谈论,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认同这样的观念: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就是科学,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就是技术。因此,毫无疑问,我中华民族不仅自古就有人文科学,而且自古就有独立于西方不同于西方的自然科学体系。然而,民族科学在洋务以后令人震惊和痛心地全面退出了主流学术体系和教育体系,这使当代国人不仅对自己民族科学的认识远逊于对西方科学的了解,甚至不如荣格这样的外国人!因此,要迎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必须首先恢复民族科学的主体地位!

    华学不等于国学,更不等于清代以后的国学。清代的国学只有义理、考据、辞章,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哲学、历史和文学。但是,清朝以前的国学视野要比清代宽阔不知多少倍!隋唐宋明的科举制度中都有天文和算学等自然科学。而明代的国学分为质测、通几和宰理三学,质是区分,测是测量,质测就是自然科学;通是通达,几是根本,通几就是哲学和人文科学;宰是主持,理是管理,宰理就是社会科学。清代的义理考据辞章不过是明代国学中通几之学的一小部分!这一华学科学范围的剧烈萎缩,造成中国近现代国家整体政治和文化地位的巨大下降,更使全体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在此基础上曾经具有的创造精神,导致一系列从科学学术到思想文化领域的民族虚无主义甚至卖国主义,陷国家和民族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卖国的汪伪政权就是受到中国没有自然科学和西方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建立的。他们把中日两国当时的国民总产值、钢铁产量、煤炭产量进行了简单对比,就科学地得出中日战争中国必败的荒谬结论,引起国民思想的极大混乱,是科学主义近现代严重危害中国的历史证据之一。再如汉子落后论、中医无用论等)

    质测通几宰理的华学治学顺序绝不是偶然确定的,这一排序可以上承到先秦各家学说的治学通例,体现了华学的基本精神和自然科学在中华学术中的真正地位。例如,儒家的《大学》明确提出了中国学者必须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顺序,即修齐治平这些社会科学成就,必须通过诚意正心的人文科学环节,扎根于格物致知的自然科学成果。比儒家历史更悠久的道家更强调必须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次序追寻真知,也即指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和指南的道法自然原则。

    因此,华学是以自然科学为根本,人文社会科学为枝叶,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花果的有机科学体系。在中华学术体系中,社会政治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其中对人文学术的把握又是从自然科学成果到社会科学成就间的必然联系环节。

    中华自然科学,是独立于西方科学的、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完善严谨的中华民族自然科学体系;华学是以中华自然科学为基石的学术文化体系。

    人类20世纪的泛原子论科学是西方擅长的认识世界方式,正在兴起的21世纪的元气论科学却正是中国人擅长的认识世界方式。我们当把握这一千载良机,首先全面恢复中华自然科学的主体地位,既而在全世界恢复华学的主导地位,迎接真正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