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藏风得水网的报道:2012年一月在搜房网刊登《十二地支来源于天象二十八宿》一文后,引起学术界及易学应用有关专家关注,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并对其中迷惑部分希望给予解释。在解释地支的来源同时再将天干的来源一同发表。
一、在十二地支中“辰”的形象与天象。
在十二地支中,“辰”的形象与天象是翻象的斗宿、箕宿为主的组合。这在十二地支成象是最特别的。在甲骨文中有月食的记录;在《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即月食在辰。翻象与天象有关。如图左上角所示。
二、其他地支分别是:
寅是亢、氐(dī)、房三宿的天象组合反象;
卯是心、尾二宿天象组合;
巳是牛宿天象;
午是虚宿天象;
未是危、室、壁三宿的天象组合倒象;
申是奎宿天象;
酉是胃、昴(mǎo)二宿天象的组合;
戌是毕、觜(zī)、参(shēn)三宿天象的组合;
亥是井、鬼二宿天象组合;如果把井宿上两个星相连,再把鬼宿和井宿连到一起就非常形象呢。
子是翼宿天象;甲骨文“子”就是小燕子的形象。
丑是轸(zhěn)宿的天象。
三、十天干的来源
十天干的来源是用手势来表达天文,同时也是记数方式。如“甲”在甲骨文小十字形来表示帝星,在手势中用大拇指表示。如“丁”表示四象,“庚”表示北斗。都与天象密不可分。甲、乙、丙、丁、戊手势向下;己、庚、辛、壬、癸手势向上,大拇指向上代表五数。
天干地支的源头的发现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感知祖先们的聪明睿智。对古代天文众多有关二十八宿疑惑问题,及其有关天文问题不争自解。
(发表文章以登记版权所有,转载注明出处)媒体约稿和学术交流联系邮箱:2460824567$ qq.com ($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