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6——读书感悟


       最喜欢看书了,特别是武侠小说了,最推崇的当然就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了。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收获匪浅。

第一次看时年龄很小,而所有的男孩子小时候当然都喜欢打斗了。看着里面的热闹场面,真的觉得很过瘾。

几年过去之后再看,却有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里面的人物性格真是太有特色了,连游坦之这样的人物都活灵活现,当然就更不用提英雄萧峰了:心胸坦荡,恩怨分明,责任心强……实在不愧为男子汉的楷模。

长大以后又看,不由得很佩服金庸先生的构思,整个故事时间之长、地域之阔、人物之多,但却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结构布局实在是妙极了。

 

《三国演义》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了,这部名著我一直认为主角就只有一个——诸葛亮,因为他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我忘了其他人(或许是我看与他无关的情节时是一目十行,根本就记不住;而与他相关的人却都成了他的陪衬的缘故)。印象主要来源于这些方面:

一、诸葛亮未出山就分析现在和以后几十年的形势,定下了未来三国鼎立的格局,而且竟然实现了,真是千古第一人,要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可是手边没有几个人啊!古今所有的帝王打江山哪一个不是走一步算一步,只是不小心打成了,就连最伟大的毛泽东同志在早年也没有构画出未来的局势啊!如果关公不是那么的骄傲,而执行诸葛亮的“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策略,我看蜀国一统天下根本就没有问题。

二、诸葛亮的心计实在是高,整本《三国演义》,活生生就是一本最著名的心理学教材,不管是与他人进行心理对抗,还是诱导、激励他人,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一个极其生动的案例,这也难怪他仅用自己的头脑就可以击败敌人了。

三、诸葛亮的发散性思维真的让我很佩服,在他的头脑中,根本就不存在定式。任何环境,到了他的眼中,都变成有利;事过境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依然还是有利;甚至没有了环境,对他来说,还是有利。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战术思维实在是高明。

 这两部书,确实很促进人的思维发散。

 

                                                                                                                                                            c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