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会如何应对过热的房地产


  《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 9月8日起,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向全国发行。

  《实录》收录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约123万字。收入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编入《实录》的文稿,是根据朱镕基同志出席重要会议和到地方、部门考察调研讲话的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编辑而成,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实录》披露了朱镕基“卸任总结”,摘要如下(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房地产过热是不得了的

  “本届政府就要到期了,我现在最担心的是经济过热。我搞了50多年的经济工作,我能深刻体会到我国的这种‘综合征’,日子稍微刚好过一点,就搞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满,莫名其妙的折腾、无知的决策。我讲过房地产的过热,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志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是首先来一句话‘总体上都是非常好的’,然后说那么一点点的问题。绝对不是这样!这种过热是不得了的,1993年就是房地产的过热,结果现在的海南岛还是‘遍体鳞伤’。”

  我再一次向银行同志忠告

  “我看外国的报刊,都在讲中国的泡沫经济已经形成,房地产过热,风险太大。我们银行的同志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些钱都是银行的。我再一次向银行的同志忠告:你们也许这两年就升官了,你们也许就不会再干银行工作了,以为出了问题可以让后来人收拾。本届政府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还没有建立健全机制;但是在没有建立这个机制之前,我们共产党人已经搞了几十年经济了,还是应该负责任的吧。你们别把这个包袱留给后人,盲目地发展。”

  我非常担心搞“城镇化”

  “我非常担心的就是搞‘城镇化’。现在‘城镇化’已经跟盖房子连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农民的地给剥夺了,让外国人或房地产商搬进来,又不很好地安置农民,这种搞法是很危险的。这跟中央的政策精神根本不符合,我们曾经多次讨论过,就怕这个东西。”

  点评:说实在的,许多人在朱镕基时代并不太喜欢这位强悍、独断,有“经济沙皇”之称的总理。我本人对朱镕基当时过强的调控措施也不太赞同,认为其治理通胀还行,但面对通缩却一筹莫展。我曾在2008年3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朱镕基治理经济过热的经验值得借鉴》,摘要如下:

  在朱镕基当总理的时期,政府还不擅长运用经济手段治理通缩,更多地是用治理通胀的方法治理通缩;结果最后连保8%也没能保得住,不得不让大批产业工人下岗。而温家宝任总理以来经济发展有所好转,但却一直无法改变经济越调越热、房价和通胀越调越高的局面。

  朱镕基总理执政时强调的是收紧银根、严控金融,但对土地却是全面放开的。当时,政府对土地的出让基本上是采取行政划拨或协议转让的方式;但在金融管制方面则十分严格;而现在,对土地供应实行全面的政府垄断控制,甚至带有计划经济管理的色彩;金融业却由于长期受压而强烈求变、银行纷纷改制上市,难以采用中央集权严控和管理,结果形成“严土地、宽信贷”的局面。

  我认为,这才是导致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因为目前国家各级政府的管理能力与土地管理和供应的职责并不匹配,甚至可以说目前各级政府还不具有按市场化管理土地的能力和水平,只能沿袭计划经济旧体制的做法进行管理,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在对待经济增长和通胀问题上,在对待土地供应和金融管理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力求在管与不管之间找出一个力所能及的管理方式,以适应国民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现在看来,还应该加上对朱镕基当时对房地产过热的严重性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了解今天房地产过热的严重性、危险性和紧迫性也会有很大帮助。我也很想知道,要是时光倒转,朱镕基会如何应对今日房地产过热的局面?但也要慎防象当年朱镕基那样:把通胀搞下来容易,把通缩搞上去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