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主管就要以业绩为目标。
走访很多民营企业,部门主管甚至连自己的目标都不知道,只能说明其不够职业化。追其究是公司没有给自己制定,责任应该怪老板,这真的是老板的责任吗?在外资企业规范管理的环境下,自己老板(主管)没有安排的工作可以不做,外资企业里严格要求你遵照公司管理的执行力,但在很多民营企业里,老板都不懂管理,是摸着石头过河,老板请人是希望主管能帮他做好企业规范,若等着老板指示来工作也只能算是二流主管。
身为职业化主管,当以业绩为目标,没有目标,根据现实现状,制定目标。没有目标就是在吃大锅饭,就代表凭老板关系及态度在决定绩效,这样是片面的,会扼杀掉很多表现优秀、善于做事却不会拍马屁的人。对于公司更是一大损失。有了目标,就是以业绩定表现,以业绩决定能力,以业绩决定工资,当是企业经营之本!
追求业绩的过程,就是主管职业化的体现!任何岗位表现优秀,细究下来,都可 以工作态度、素质、具体能力等方面用职业化来体现。制造工厂制定目标时,无外乎就是:产值(产量、投入人力)、品质(来料、过程、入库、出货、投诉)、成本(投入、损耗)安全、(工伤件数,安全隐患改善件数)、士气(服从,主动性)、服务(员工抱怨指数)、现场(5S)等七大方面来展开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指标(目标),每日检讨各项指标达成状况,追求高绩效,追求团队凝聚力!这就是职业化主管能力的展现。
杨梅是浙江余姚的特产,余姚的人都知道,树顶上的杨梅因为阳光雨露的滋润,会比树上其他位置的杨梅更大更甜,如果成熟的杨梅被大风暴雨袭击,树上的杨梅就会掉落满地,杨梅的主人因为舍不得杨梅糟蹋,都会心痛的拣起地上的杨梅,然后卖到市场,当然,掉到地上的受伤过的杨梅,无论是味道、干净、还是存放时间上,再好也比不上树上的了。
树顶上的杨梅就如企业目标,是需要付出点努力才可以得到的。爬到树上采梅的过程就是主管挑战的努力的付出,得到的结果跟在地上采的梅的味道是无法比拟的。
如果没有勇气去摘树顶上的杨梅,永远也尝不到大而棒的甜美味道。如果一个主管平日不能对业绩做出贡献,只是应急救火或做些车间员工的杂活,也只能算是高成本的工人而不是一位高绩效的职业化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