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景不如看景(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有了这样一个念头,到了福州,放下手中要做的一切事务,心无旁骛地去看看福建的土楼。那个向外自我封闭,向内又全面开放的高大房子,对我极具神秘感。可是,每一次来福州,都没有心理完全轻松的时候。

有这个想法时,我还不知道福建土楼的具体方位。

眼下,我知道,我最不适合游山玩水了。因为我满腹心事、压力重重。如果我完不成或完成不好目下的创作任务,即使我走进多么绚烂的景色中,眼前也可能是灰暗不堪的,我担心美丽的景观会拷问我:你带着你的心一起来了吗?你是否与心一同前行?

2011年6月17日,我被福建作家施晓宇拉着,混入了闽籍作家采风团队伍中,与福建作家邱贵平、何葆国、萧春雷、石华鹏、袁宝明、邓韶征等,来到闽西的龙岩市。两天里,和一位性格豪爽、颇有大将之气的女企业家——延通食品公司老总王碧玲朝夕相处。一路上,喝着入口甘甜的“杨梅酒”和一种称为“红军可乐”的米酒,开初以为是在喝普通饮料,却不觉间已是醉眼蒙胧。恍惚中就听到何葆国讲出“云水谣”三个字。何葆国说,龙岩与“云水谣”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何不到云水谣去看看福建土楼呢?

我生平最怕给别人找麻烦,何况我心情急躁不堪的只想着快点回到家中,坐在电脑前码字,心里才会踏实。但是,“云水谣”三个字还是吸引了我。我当下有些迷惑,“云水谣”不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吗?

何葆国说,是的,因为一部电影在漳州市南靖县的福建土楼群拍摄,所以当地政府就将原来梅林镇长教区更名为“云水谣古镇”了。

有这么富有诗意的地名,自然使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长教区土楼有了极高的知名度。现在的“云水谣”,包含了原长教区的官洋、璞山和坎下三个自然村。在这里有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土楼——和贵楼和怀远楼。

 《云水谣》的电影我是看过的。陈秋水与王碧云的爱情故事,情节虽然很简单,但是电影拍得很动人,陈坤、李冰冰、徐若瑄还有归亚蕾等都在片中有不俗的表演。电影看到后来,我被感动得不能自已,哭得稀里哗啦的。

云水谣和福建土楼同时令我的心一动,就和施晓宇跟随何葆国一起来到云水谣。

   

                       这就是福建土楼会所

 

与福建作家何葆国认识,是因为何葆国这些年来始终坚持以福建土楼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以土楼题材写作散文,也以土楼为描写对象创作长短篇小说。2006年,他还邮寄给我一部他的长篇小说《山坳上的土楼》。现在,何葆国早已是名气越来越大的土楼作家了,已经出版23部文学作品。土楼成就了何葆国的文学创作,也激发了他在文学之外的灵感。2010年,何葆国与人合作,在云水谣,投资改造了一处旧院落,建起了这座名为“福建土楼会所”的旅舍。旅舍紧临水面极宽的河,却被称作了溪——长教溪,旁边有一棵巨大的千年古榕相伴。进门处有一堵充满沧桑感的残垣断壁,又位于土楼代表——和贵楼与怀远楼之间的古栈道旁,整个院落古朴典雅,与云水谣古村落和周边山水环境浑然一体。

 

福建土楼会所的总台,一排三个石英钟,钟表下面的文字很有意味。中间标注的是北京时间;左边的是土楼时间,比北京时间慢了一小时;而标有云水谣时间的钟表却没有了时针和分针。何葆国说,土楼的生活,是慢节奏的,而“云水谣”则是没有时间概念的,这是可以让你忘记时间的地方。进入云水瑶,就进入了慢生活状态。

旅人走进福建土楼会所,住或者不住,主人都会盛情满满地为旅人冲泡一壶新茶。身后的货架上,有云水谣的特产和艺术品,还有一层摆满了作家何葆国的土楼题材的著作。这是何葆国在为施晓宇等泡茶。

 

磨盘之上是见到人欢快跳跃啾啾鸣叫的画眉,施晓宇想和画眉合影,而我更想让他爱上这古朴的磨盘。

 

土楼会所二楼是客房,一间一间的小木屋,悠悠古风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久远的年代。


               会所门前的这面土楼的残垣断壁,毁于太平天国年代。


干净整洁的木屋客房,设备却是齐全的。卫生间有坐式马桶、淋浴喷头,卧室墙上挂着液晶电视机,床头还有电话。当代人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会所的院子里,有一口古井,探头看了,里面的水清澈却深不见底。何葆国说,院子里喝的用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只是现在不再用辘轳打水了,而是接了水管直接从井中抽水上来。

 

站在福建土楼会所二楼的亭台向门外望去,那座小桥连接着绿树葱茏中的一条小路,我们就是从山上的公路上下了车,沿着那条小路来到福建土楼会所的。


从会所的大门向左走,通过吱嘎吱嘎作响却是结结实实的木桥,环顾四周,随处便是一座座福建土楼了。


           这是没有开发旅游的圆形土楼——翠美楼,建于1931年。


 

    翠美楼一共四层,每层34间房子,一共有136间。四部楼梯,院中有一口水井。一层是厨房,二层是储物间,三层才是卧房。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人居住,显得落寞而伤感。


    看着翠美楼大门两旁的对联,便知春节时土楼里还是充满喜气和人气的。生活在当代的土楼人,这扇大门关还是不关,都难以抉择。而我们作为游人,轻易地就穿梭在这个时光隧道里,怎能体会得来土楼人的真实心情?

                                                                                   (待续)


                                                                 2011-6-22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