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特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大量辐射物质的泄漏,引起日本国民和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外国侨民的担忧和不安。其中,大量的外国侨民纷纷离开日本回国避难。旅居日本的中国公民也有成千上万人离开了樱花就要盛开的日本。
为什么一下子就有这么多的中国公民急匆匆地离日回国,使在日华人社会出现不安?现在,随着日本核电站危机已趋于缓和,不少回国了的中国公民又返回日本继续工作和学习,再追问这样的问题似乎失去了眼前的意义。但是,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在什么国度又发生了什么危机,外国侨民大举回国,社会还会发生混乱和不安。追问一下,总有意义。
我觉得,日本核电站危机发生之后出现大批中国公民急于离开日本的不安现象,是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媒体报道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记得当时日本政府和主要媒体虽然客观地公布和报道了福岛核电站所处的危急状态,但是其用辞比较保守谨慎,同时也注意附加核电专家的详细解说,没有引起广大日本国民的过分不安和紧张。
与日本大相径庭的是,其他国家的媒体关于日本核电站危机的报道则是“多语种”、“多渠道”和“多层面”的。最初,大家的信息来源主要就是日本政府和主要媒体的公布和报道。我个人认为,由于准确理解日语含义和日本人表述特征的媒体人士十分有限,在其他国家媒体第一时间的报道中,便出现了不少“误报”和“夸张”。
之后,由于各国的媒体系统中均有所谓“大报”“小报”和“官方”“民间”之分,各自对待新闻报道的责任和态度又各不相同,因此,在向各国各个阶层的社会民众报道和解释日本核电站危机时,又混入了不同的“水分”或“偏差”。
另外,我还特别注意到,中国国内媒体上的报道,不少是来源于欧美和港台媒体报道的引用或摘译。再加上,中国的媒体中更有“大报”“小报”和“官方”“民间”之别。此外,长年累月的新闻管理和监督,又使中国人一般不满足于光看官方的报道,而似乎更重视掌握“小道”消息。这样一来,日本核危机的消息传到中国普通老百姓耳里时,不知已经混入多少“误报”、“夸张”、 “水分”和“偏差”了!
可以想象,日本核危机发生后不久,通过上述渠道传递到中国时,似乎危机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际,整个日本就要处于核污染笼罩之中了。于是乎,成千上万国内的父母开始向在日本学习和工作的儿女发出离日回国的“召唤”。这里,暂且不议论这些“召唤”有无是对子女的一种溺爱且不利于子女的自立和独立思考之嫌。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很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大规模的社会不安乃至社会举动,是值得人们关切注意的。
信息时代的社会不安
评论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