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同:如何改变和提升国内消费结构和水平


媒体:15日统计局将公布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我们拟对此进行报道,

主要关注的是消费问题。3月份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居民消费意愿低至12年来的新低。

财务部副部长李勇日前也表示, 从中期矛盾看,“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受限,“稳增长”的压力较大。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就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但必须认识到,消费增长加速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因为从中长期制约因素来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制度等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目前一直扮演拉动消费主力的房产、汽车今年也都受到了诸多限制,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将面临增长空间大幅下滑的局面。有研究报告指出,消费结构将按“衣食-住行-康乐”方向升级。但在“住行”尚未被满足就被强行按下的情况下,消费升级能顺利过渡到“康乐”吗?如何保住今年消费的增速都成为当前政府要面对的问题。

 问题:您认为当前我国的消费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当前,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是什么?消费结构升级不稳定的困难之处在哪?

 

韩世同:目前国内消费结构的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过度强调和引导住和行的消费,这部分的消费对于大多数国内而言,实际上是存在超前消费倾向的。但各地政府为了推动汽车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开发商联手抬高地价房价,诱导民众将眼下的储蓄和未来的收入都投入到这两大消费之中,无法自拔和解脱。

再加上目前医疗、教育、社保制度都并不是十分健全,人们难以消除后顾之忧,因此而不敢在其他方面加大消费,例如吃穿和康乐等方面的花销不仅无法增加,还不得不加以限制,通过节衣缩食来满足住和行的需求。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但许多消费者却还是乐此不疲,这与消费观念的引导和指引有很大关系。

我认为居民消费应当采取朝多元化的方向引导,基本的衣食满足后应当从解决温饱问题,向解决康乐问题方面来引导。车房要消费,但不要过度引导,过度引导导致的超前消费,就必然会降低或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

消费结构升级不稳定的困难在于,一是过度引导透支未来和现在消费能力的车房等高端物质性消费,却不注重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追求;二是百姓对未来生来病死的后顾之忧始终无法消除,因此不敢提升消费档次和水平。

 

 

问题:另外,瘦肉精、三聚氰胺事件也曝露出当前我国消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很多国民选择出国消费。因此,消费环境对于拉动消费有何影响?应当如何改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放心花钱?

 

韩世同:消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确影响民众的消费。食品安全品质不仅影响消费,也影响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如何重塑消费者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应该从源头抓起,加强产品品质检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我认为,之所以瘦肉精、三聚氰胺屡禁不止,是因为缺乏严格的法制监管和惩治手段,整个行业和社会都缺乏道德和责任意识,为了获取暴利可以不惜一切不择手段,这是社会和民族的悲哀。应当从社会道德风尚堕落、世风日下的角度来探讨和追根寻源。而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头痛医脚、脚疼医头

重典治乱,没有治理不了的问题。关键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例如将一些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绳之于法,处以极刑,杀一儆百,才能对这些造假、拐骗等严重的犯罪行为形成有效打击。

根本问题还是要从医疗、教育和劳保等方面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同时大力发展引导消费者提升消费层次的康乐类消费产品,例如开放国内消费市场,让出口的欧美的商品也部分转向国内销售,逐步提高国内消费者的鉴赏能力和消费水平。

 

 

 

                            2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