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控制目标”考倒地方政府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憋了2个多月,第一季度仅剩两天了。各地政府不得不按照“国八条”的规定,出台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由于“国八条”中,明确“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于是,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挂钩”指标,大多定在10%左右。姗姗来迟的“广州指标”也不例外。
这个“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象是管理层给地方政府出的一道考试题。从结果看,得分不多;从答案看,失分很多。
1、2011年又将是一个涨价年,这是大众从中读到的预期。客观看,新建住房房价年涨10-15%,应该属于合理的范围。但原来“国八条”的初衷,是“定目标降预期”。现在变成“定目标升预期”,无论如何,不是个好的结果。
2、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让地方政府轻松过了关。因为“新建住房”,包括了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2010年,全国各地的保障房建设量都非常有限,很多城市里占住房供应量的比例不到5%。2011年,全国新开工保障房1000万套。北京10万套,上海20万套,广东31万套。以上海为例,20万套开工,今年竣工的就将超过8万套。住房供应结构改变了,地方政府当然高枕无忧了。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考核目标”很有可能促使地方政府把保障房当成“储备粮”,随时拿到市场去卖。事实上,建设保障房,应该更多鼓励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可售”品种应该少建,这已是大众共识。
3、在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固然重要,事实上,有了“目标”后,地方政府如何落实的措施,才更关键、更重要。
从政府的举动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采取的主要行动是:
——更大力度建设保障房。保障房和商品房建设量短期内将达到1:1。计划与市场走回到原点,地方政府还要继续作出痛苦的选择。
——限购政策在短期内,绝对不会放松。至少2011年,在“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背景下,限购一定会持续。限购让广州20%的家庭(尤其是高收入家庭)失去购买资格。限购若持续,房价上涨的动力必然下降。
——在土地供应方面作出策略性的调整。
——在楼价出现异动时,行政干预措施会非常及时有力。
4、广州楼市需要中长期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避免短期行为。
——“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是个带有浓烈计划色彩的短期目标。广州楼价目前处在合理范围,没有必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更多的短期行为。
——广州未来10年可安排的建设用地有限,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应深入研究制定保障房计划。保障房建设出来,出现空置,那才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广州不是上海,也不是北京。如果也象京沪两地那样建保障房,广州的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都将难以为继。
——住房建设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关注的不只是今天,还有明天。广州的老百姓,既关心2011年的房价,更关注未来的房价。
地方政府的难题,不在于2011年的“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如何确定,如何落实。地方政府的难题,在于如何给房地产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