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品无上——上汽MG3




有点意外,好久没有碰到品质如此之好的小车了。

 

这台MG3,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后座,不止是当乘客,看空间大小等,还特意翻折座椅试它的组合变化,为的是要看看它的车架品质、乘坐感和空间变化等,因为最近帮手做十万元选车策划,当中开过不少这类小车,对其中不少车型令人纠结的品质与乘坐感受,有切身休会。至于操控与动力,倒放在其次,因为小车有好的操控并非难事,当然,有不少国产小车当真是连操控都不太好提及,但一般而言,小车先天的操作容易、操控灵活等,你要它差也很难。

 

正因为小车重量轻,车身细小,轴距与轮距短,悬挂也因成本不会用到什么高级货,后悬挂多是扭力梁之类的半独立,这些形式对于乘坐感来说,并不是有利的,再加上车身小,内部乘坐空间的铺排与操作方便度更考验车厂的造车功力,所以,今时今日小车要造得好,首要的不是操控,而是小车基本的实用性、乘坐品质这些东西。

 

甫看到MG3,完全就是雨燕、晶锐这类仿Mini的造型布局,Mini的经典设计一举两得,车身设计得像个方盒,A柱与C柱便较接近垂直,如此便提高车内空间的使用率,且车身容易造得扁及低矮,车轮亦好放在车身四角,造成利于操控的物理形状。不过近年小车为了要营造方便舒服进出车厢的设计,及更实用的车厢空间,车身高度便没有Mini那般低矮,座椅高度也设计得较高。这部MG3便是如此,而其轴距又是同级车中最长,整部车的车内空间,包括头部与膝部空间,是现今A0级小车中最好的。这是MG3给我的第一个极佳的印象,确实,以我的经验,从未见过有哪部A0级小车在车厢空间及良好的坐姿态上,有超过MG3的。

 

很神奇的,我是第一次在这类小车之上犯这种尴尬,在厂方试驾人员已帮我打着引擎的情况下,我上车后竟又去转动钥匙欲启动引擎,没有想到MG3的隔音效果出奇地好,引擎噪音也控制得相当好,这在小车上是很罕见的,我不知道车厂用了什么重料,但以小车一般的低成本制作,加上行车时亦不觉车身偏重,不知它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正常行车时,引擎高转时会出现噪音,但那是正常的引擎声,且都要比同级品质较好的对手来得小,也感觉顺畅度更好。高速行驶时的胎噪与共鸣,也能够极大幅度地隔绝,以A0级小车的标准,已经超越了同级车。

 

城市里走行,整部车车架的扎实感,让我找回久违的欧洲小车的味道,相同格调的还有它的悬挂调校,行程适中又较具韧性,乘坐感是让人感觉颇扎实,又不会觉得偏硬,对于路面震荡的隔绝尚算平均,也未硬得叫人不适,比起某些车型软绵绵,行程又长,车身抗扭性又一般的来,这种欧洲式的调校甚合我胃口。坐在后座,后悬挂的吸震效果,虽不及前悬挂柔韧,但相差不多,且轮胎65的扁平率及配搭15英寸的轮圈,算是平衡到乘坐与操控两方面。

 

说回后座。MG3的后排膝部空间,要在芸芸A0级小车之中说第二,估计无人敢说第一,但座椅机能等方面,仍是不及当中王者本田飞度。飞度的后座真是无敌,不仅折合组合多变,且操作便利度与实用度极佳,MG3虽也可4/6分割放倒,但椅垫无法向上翻折,椅背翻折下来也不能完全放平,与行李厢地台也无法齐平形成一块平整床面,但好处是行李厢地台下潜较深,容积率更高。此外,后座由于椅垫较平,故坐姿近似MPV,身体较直,视野上也较开阔,好处是空间感较好,但不够椅垫较倾斜的设计来得舒适。

 

测试的是搭载1.5升引擎配AMT排挡的组合,这副引擎亦与荣威350那副相同,80kw与135Nm,动力应付市区内行走完全没有问题。但与日本同级小车相比,起步一刻与低至中转的冲刺力便没有日本同类那么积极,相应地,这副引擎给人的印像便是日常使用没有日系小车那么有劲,动力效应上的敏捷性不及对手。不过,始终这副引擎动力不算弱,可用扭力范围也相对较宽,在很多寻常用家看来,亦不易让他们觉得乏力。

 

采用AMT的原因,一是结构较简单,付出的成本亦较低;二是许多这类小车买家,或者女性车主,多只是要求是“自动”挡便可以。这套AMT系统提供的AUTO模式,大可以当它是普通AT使用便可,而这副AMT,品质是相当好的,往常试过的AMT,尤其是1挡换2挡时的顿挫扯动感,令人不堪其扰。MG3的这套排挡,顿挫感虽不及自动变速箱那么平顺,但已相当轻微,日常行车时让它完全自动,亦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不适的地方。不过,AMT的逻辑反应与电子离合器的噬合动作,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套排挡在AUTO模式下,略嫌不够与驾驶者意图合拍,大脚油门的Kickdown反应,不是那么积极,有时需要深踩几下油门才会Kickdown,且这套排挡齿比设定似有些问题,引擎的低扭亦有些不足,车速普通的情况下Kickdown至3挡而转速并未达到扭力最活跃的中高转区间,遇需要急加速情况还要有劳右手直接手动拨下一挡。另外这里还要向初阶驾驶者说明AMT需要适应的地方,不论你用自动或手动模式,放开刹车踏板后,车辆不会像AT那样马上自动往前跑,要稍等一下,才会慢慢往前走,这表示电子离合器在帮你“吊离合”,等你继续加油时,离合器才开始完全接合。所以起步时,会比自排稍微慢一点,所以在较斜的道路上,如不踏着制动起步,车子会溜后的。

 

不过好在有手动模式,让驾驶需要适应的地方便不多了,且手动模式下,恼人的换挡窒动没有了,驾驶者也可自主控制转速,让扭力多保持在扭力丰厚的区间。再加上这套系统本质上是手动排挡的系统,动力来得直接,转速上升得也快速,人手转挡时也较自排反应速度更快,操作也简便,所以此时的驾驶者,透过手动换挡,会发现整部车开起来动力更顺畅由心,更加得心应手,尤其是开着这样的小车跑山路,会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比平常的表现多了积极与干劲。

 

事实上开MG3跑山路,是让人颇畅快的,我不是说它性能有多强,操控有多犀利,且快跑时2、3挡间的扭力并不平均,而是我很乐意见到在小车都讲求中国式的舒适的时候,有这样一台扎实、稳定,又不乏灵巧的回归从前小车那种应有的操作感的小车,它虽然也与时俱进讲求设计与房车化、高级化,但仍很多地保留了稳定感、回馈感,你很容易完全地掌控,觉得自已可以发挥它的动力,并感知车辆的每一个动作,是一种高度的直接操作感,让人开起来是一种享受。

 

山路里的MG3,虽然并没有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但它的扎实、稳定、灵巧及颇硬朗的回馈,令它在山路操控上算是得心应手,车身的倾侧不大,四轮的循迹也很好,车头的转向反应也是颇快速的,快跑几个弯,从方向盘与底盘的反应看,它可以让我很安心地再以更快一点的速度去应付弯角,且手动换挡也方便之极,即使它做不到贵价性能钢炮那种狠辣,但这种平价小车能带给你这般乐趣,今时今日,是较难找到了。

 

以我的喜好,遗憾是它的动力无法满足我,排挡的齿比也不太适切,并且如果车身重心再低一点,方向盘的的回馈再多一点,辅助力道再紧致一点,那便更好了。但我也很清楚MG3不是单纯为了好玩,它是一部向小车基础回归的意义上的小车,而且以现时小车的标准,它在空间、设备、设计、高级化上,都有很好很全面的表现,更令人称赞的是,它的用料、造工,及整车的品质,都看出车厂是相当的认真,甚至,它的总体品质,比上海大众生产的新POLO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