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年粗钢产量近6.27亿吨,同比增长9.3%,再创历史新高。在产量大增的同时,钢铁行业的利润率在国内工业行业中却是最低的。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分析认为,随着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以调结构、转方式和稳增长为重心,以及受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用钢行业需求强度下降,原燃材料价格高位坚挺,钢价总体上呈波动上行态势。
2010年钢铁行业运行五大特点
2010年是颇不平静的一年,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等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2010年钢铁行业也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1、钢铁生产消费增长放缓。
钢材库存略有增加,钢材市场仍是供大于求的局面。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5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324万吨,环比上升18万吨,升幅1.36%,是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后的首次回升。社会库存总体水平比上年同期上升7.43%。由于天气寒冷,又临近春节,建筑项目纷纷停工,使长材库存升幅明显,钢筋、线材库存分别环比上升4.75%和19.00%;板材库存则继续下降,其中热卷库存下降3.95%,中厚板和冷轧薄板库存分别下降0.36%和0.34%。总体来看,钢材库存仍居高位,钢材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62665亿吨,同比增长9.3%,这是近年来我国粗钢产量增长率降到10%以下。表观消费量(折合粗钢)增长率6%。
2、出口恢复较快。
据海关最新统计,2010年我国出口钢材4256万吨,较2009年出口钢材2460万吨增长1796万吨,增长率达到73%;进口1643万吨,同比下降6.8%;铁矿石进口61863万吨,同比下降1.4%。
3、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创历史新高。
2009年铁矿石进口均价79.9美元/吨;2010年铁矿石进口均价128.4美元;增长率为61%。
4、经济效益好转。
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利润为530亿元;2010年利润为860亿元。2010我国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我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货币政策虽由宽松变成稳健,但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和M2依然保持增长。
5、钢材价格波动较大。
2011年钢材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针对2011年的市场形势,中钢协专家认为钢材市场基本面将会面临以下几种情况:
1、钢铁行业供需基本面趋于改善。
2011年市场需求仍较旺盛。由于即将迎来“春节”长假,市场进入冬歇期,春节长假结束前钢材需求会有所下降,钢价将呈平稳运行态势;春节后受需求恢复增长影响,钢价有望出现上行走势。
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至少6.76亿吨,较2010年增长8%。钢材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一是今年保障房建设将达到1000万套;二是大批水利设施的建设;三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铁的快速建设。
2、成本高位运行。
目前原油期货已经上涨至100美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原燃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推动钢铁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美国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原油、铁矿石、焦煤、废钢等价格均大幅上涨,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此外,煤、电、成品油和运输等价格也明显上涨,节能减排、治理污染将增加成本开支,税赋、资金、人工成本也呈上升趋势。
3、经济稳定增长。
我国经济平稳发展,钢材需求保持增长。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国家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高达1000万套,同比增长72.4%;国家在农田水利设施等农村建设也将投入大量资金;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铁路和城市地铁建设也将迎来建设高峰。
4、钢材出口将保持在去年水平。
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钢材出口难度加大。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环境不乐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去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11年全球贸易量增速将由2010年的11.4%下滑至7.0%,联合国则预计由2010年的10.5%下滑至6.6%;在2010年我国出口的钢材中,向韩国、印度及东盟的出口量,占全部钢材出口量的48.2%。由于韩国新增钢铁生产能力1500万吨,我国向韩国等国的出口将有所减少;受美国、日本等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人民币升值加大,钢铁企业出口成本进一步上升;国家严控“两高一资”产品扩大出口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限制措施等,使今年我国钢材出口难度增大,不利于国内市场供需平衡。
总体看,2011年钢铁行业将继续处于高成本运行区间,仍将面临“高成本、高价格、低效益”的运行格局。
分析影响钢材价格六大要素,给力标准件企业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市场形势,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总结了目前影响钢材价格走势的六大要素:1、供需关系趋于改善;2、生产成本高位运行;3、货币政策保持积极稳健、灵活;4、财政政策保持宽松;5、通胀压力预期增强;6、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提升。
综上,2011年我国钢材市场形势整体要好于2010年,钢材价格将呈波动趋涨态势,而钢材品种中长材的后势情况将更为看好,将从众多的钢材品种中脱颖而出,板材市场将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预计2011年我国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将达到4900-5000元/吨的水平。
在钢材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企业盈利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内部挖潜、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关键。由中国模具协会标准件委员会牵头,来自国内18个主要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及模具钢销售公司的代表前不久聚首苏州,就如何应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模具钢价格高位运行的严峻形势达成了共识。
据模具钢供应商雄峰特殊钢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介绍,由于外销的特钢价格比国内市场高一些,再加上出口退增值税的政策,导致国内各特钢厂在销售上向出口倾斜,如抚顺特钢约60%的产品出口,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紧张的供需关系。现在钢材经销商虽提前五六个月就将40%的预付款给了钢厂,但提货时往往仍无法按要求拿到货。钢材价格全线高位运行,45号每吨7000元左右,两年中涨了一倍;金属钼卖到了每吨80万元,两年涨价近10倍,钼钢价格也随之上涨。
模具标准件企业也普遍反映,钢材价格一年来总体上涨了37%,使模具标准件成本随之上升,但产品价格上涨空间不大,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经营出现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许多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抓成品合格率;内部挖潜,降低各种消耗;改进服务,争取其所配套的模具企业的理解与支持等,收效都不错。
就今后钢材价格的走势,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是一个长期的现象,还会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今后一段时期内高合金钢价格肯定还要上涨,普钢短期也不易回落。
为了应对严峻的形势,与会代表也就行业的共同举措达成了共识:1、适当调整产品价格,在原销售价基础上上浮10%~15%;2、建议制定模架、推杆等重点产品的行业内部指导价;3、搞好企业定位,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如开发新产品,增大非标产品。
业内专家罗百辉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模具标准件企业更要注重产品质量,只有产品质量上去了,才能卖出好价格;要有自己的规模成本,才能依据产能定销售价格,价格是动态的,是随着市场及自身的产能变化而变化的。此外,要认识到模具标准件企业之间既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同时又是合作伙伴,只有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培育市场,才能维护行业的长远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3个主要问题
一是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钢铁需求。201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8%,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19.5%。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大幅下降,将对钢材特别是建筑用材的需求影响较大。
二是为控制通胀预期,中央定调2011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继去年连续6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后,今年1月20日,央行再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3个月内的第4次上调,市场流动性将有所降低。
三是钢铁行业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在钢材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下游需求增长放缓,企业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内部挖潜、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关键。
模具钢价格高位运行,标准件企业应对策略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