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开发商道德能抑房价吗?


    靠开发商道德能抑房价吗?

                 ——任远

 

今天上午(27日),温家宝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对抑制房价还有信心。此外他称,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房产商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这是总理首次提到了开发商在抑制房价调控中所担当的角色,那就是奉劝开发商不要再捂盘惜售和圈地不用,他说:“在这里我也想说一点对房地产商的话,我没有调查你们每一个房地产商的利润,但是我认为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你们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你们的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记得前几日,某网数据监控中心发布“2010全国房企土地储备排行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土地储备排名前10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总面积超过4.3亿平方米,若以人均30平方米的居住空间计算,这些土地足够1400万人居住,若以户均90平方米计算,则够500万户居住。

 

榜单显示,恒 大、绿地和碧桂园分别以9600万平方米、4692万平方米、4632万平方米,排名“房企土地储备排行榜”前3位。

  

这也只是中国前十大开发商的囤地规模,如果按照前一百名开发商的囤地规模呢或者前一千家开发商的囤地规模呢,我想肯定会在20亿平方米以上了!

 

而我国每年的房地产销售面积在高潮期的2009年也不过5.84亿平方米,按此计算,仅全国10大开发商的囤地就可以在全国销售2.2年了(按照平均容积率3计算),可见囤地对全国房地产供求关系的影响有多大!

 

一方面是实力房企的大规模囤地,一方面是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而导致的地价暴涨,反过来再推升囤地地价,再反映到销售房价,如此对敲,房价不高才怪,地价不高才怪!

 

可以说,开发商已经捆绑了土地和地方政府,而中央对于开发商的囤地则束手无策,去年国土部信誓旦旦的严查囤地违规等都是无果而终,到现在温总理也只能在网上通过呼吁开发商“讲道德”来增加土地开发供应,以此来遏制房价的过度上涨!

 

可见,在政府的眼里,囤地没有有效解决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只能靠开发商的“道德”来解决了!

 

但目前的开发商身上还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可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搞清楚弄明白的,长期以来,开发商也备受政府的“欺骗”,每次顺应政府的降价,到最后都以损失数百万数千万乃至数亿元纯利润而懊悔不已;每次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打压下而轻装上阵不再囤地,但到最后不得不以花费高两倍、五倍乃至十倍的地价去争抢土地,否则就只能下岗退出地产行业;每次都期待着国家对那些囤地大户以严惩来看笑话但到最后没有一个囤地大户因囤地而受到任何惩罚,相反,囤地大户越屯越大,越大越屯,到最后都成了国际性的开发企业,这让那些没有囤地的“乖乖”开发商感到极不平衡,因此,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疯狂竞地、囤地、推高房价、捂盘惜售!

 

这是制度的必然!

 

不是开发商道德不道德可以决定了的,因此,国家总理把希望寄托在房地产商的“道德”来抑制高房价是行不通的,也注定是以希望而开始以失望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