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快事:狮山朋友来相会


狮山是我的硕士母校川师所在地,也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有很多朋友。有一位朋友杨兄天宏,曾跟我是狮山碉堡楼邻居;前些年回母校川大任教,山不转水转,又跟我是江安河畔邻居。我的现代田园生活,让很多网友赞叹,其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个天,就是天宏之天。天宏的田园生活比我有格调,不仅在后花园种菜种瓜,还在屋周边种树种花,打造出江安花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被业主委员会推荐为绿化样板。连我收养的流浪猫Mary和 David之流,最近都移情别恋,成了他家的客卿。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之谓也。
  却说近日,寒假即将结束,天宏邀请狮山老友仕伦兄、小柏老弟、虞美人和我们夫妇等,去他家吃土鸡喝茅台。吃喝事小,有朋自狮山来,把酒叙旧,才不亦乐乎!我近水楼台捷足先登,正在欣赏天宏的生态菜园,却突然听见Mary 和David在外面喵~喵~喵。我以为它们是随我而来,笑道:“人家设宴,又没请你们流浪猫!”天宏媳妇杨老师却说,它们天天都来,享用她提供的免费午餐。我这才知道流浪猫的新动向,笑问它们:“你们想改换门庭,背叛我猫主席?”Mary 喵~喵~喵,貌似在说:“谁让他家的饭菜比你家的好吃喃?”在我们感叹人生不自由的时代,流浪猫居然还保留着春秋战国的古风:不仅君择臣,臣也择君,合则留,不合则去。看来,我这个自鸣得意的猫主席,如妄自尊大不思变革,迟早要被臣民抛弃。
  却说那天,天宏夫妇烹制的饭菜,果然好吃,尤其是天宏亲自下厨烹制的桔皮土鸡,跟我的麻辣粗放风格迥然不同:婉约而精致,色亮而味醇。大家赞不绝口,觥筹交错之际,追怀狮山往事,都感叹道:“朋友还是老的好!”我在狮山度过人生最宝贵也最困窘的时光,感慨尤深,举杯感谢各位狮山老友对我们的帮助,喝了一杯又一杯。要是以往,媳妇难免要作脸作色了,这次却满面春风,笑咪咪望着我,生怕我冷场似的。突然,仕伦手机响,他一看号码,对我笑道:“是你的粉丝打来的!”说他媳妇常看我博客,被一群流浪猫迷住了。把我搞糊涂了:他媳妇究竟是我的粉丝,还是猫流浪的粉丝?
  天宏不善饮,却频频举杯,劝大家尽兴:“这是真资格的茅台,喝不醉人的!”小柏酒量浅,才两杯下肚,就满脸通红,歌兴大发,笑嘻嘻唱起“文革”儿歌:“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嘴上讲仁义,肚里藏诡计~~”虞美人惊诧诧道:“吔,你还会唱这种古老的红歌?”小柏歌喉虽亮,但红歌不是他的长项,我就倚老卖老,唱起更古老的红歌《炮打司令部》:“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啊~~”把大家笑惨了,说我是“文革”出土文物,再浮一大白。这时,天宏放下酒杯,去书房找出二胡,演奏《良宵》《洪湖水》《我的祖国》等,行云流水,与我鬼哭狼嚎式的摇滚,雅俗立见。媳妇就给我暗送秋波:“沉默是金!”仕伦是我硕士同门师弟,曾是狮山学生歌舞团的资深男中音,自诩是声乐科班出身,倚声而和之:“一条大河波浪宽~~”男女声纷纷激情加入:“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虽然五音不全,不会唱却会听,感觉男女混声中酒味绰绰有馀,火药味却严重不足,猎枪没震慑力,别说豺狼,可能连流浪猫也吓不跑吧?想摇滚一首充满火药味的反美战歌:“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媳妇却瞪我一眼:“你敢颤花!”我在老朋友面前不颤花就难受,只好猛喝酒,喝到醉眼朦胧,看人看花都是双影,才发现真资格的茅台还是能醉人的。
  与我的颤花性格不同,天宏多才多艺,却温文儒雅,如玉在渊。从狮子山头到江安河畔,无论外界风气怎样变幻,他都能从容淡定,波澜不惊,坚守着自己的家园,不仅学术做得有声有色,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两种快乐境界,天宏兼而得之。我以为,这才是学术人生与诗意栖居的完美结合,有图为证: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0万字。该书是天宏的成名作,原名《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初版于1995年。作者在新版自序中感慨道:“永远忘不了1993年新年前后孤身一人在北京度过的那段日子,忘不了北京大学旧期刊室窗外朝着自己凄楚哀号的寒鸦,忘不了近代史研究所地下旅馆卧室中那扇酷似牢房小窗的一尺见方的通气孔,忘不了每天清晨伫立在北京街头和着北风吞下的那一碗碗兰州拉面……”屈指一算,那正是天宏与我同住狮山碉堡楼蜗居的时候。现在校园中坐着冷板凳的年轻后学难道不能从中得到启示:默默耕耘,终有收获?

中华书局2002年版,32万字。此书系天宏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实现四川大学文科在该奖项中零的突破。 
 
三联书店2010年版,37万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之一,学术品位不言而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43万字。此书为民国史研究部分论文合集,其中若干篇,更新了我对民国历史的印象。
  
  以上是天宏赠我的部分学术论著。这些书都不是畅销书,却是传世之作,填补学术空白的开创之作。下面照片,则是从他的摄影博客(见我友情链接“史鉴风月”)转贴过来的,景物大都取自他屋前屋后。学术做得很好的史学教授,不一定是人们印象中的老学究迂夫子,天宏即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