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夫妇翻箱倒柜把1元硬币都搜出来凑房款
抢在限购令出台前买第三套房
本报记者 李子墨
根据国务院及江苏省的要求,本月20日之前南京铁定出台地方版限购细则。届时,南京本地居民家庭,已有2套住房的,就算手上再有钱,也不能再买第三套住房。
该消息急坏了南京一对教授夫妇,因为他们正急切地需要买第三套房来自住。怎么办?他们只好匆匆找亲友借钱,并翻箱倒柜把家里5元钞票、1元硬币都搜出来,甚至险些申请信用卡来透支,以凑齐120万元的房款,然后一次性付款在江宁的21世纪国际公寓,买了套103平米的两房两厅。
2月11日付款,2月12日该房在江宁房管局鉴证,这对教授夫妇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总算买到了,购房梦没有被限购令击碎”。
被限购令逼着:
以“光速法”买第3套房
丈夫陈斌(化名)在东大当教师,妻子周莉(化名)在南师大当教师,手上有两套小房子,都是两房。一套房子给陈斌的父母住,另一套房子在仙林,夫妻两人和16岁的儿子一起住。
问题是住在仙林,陈斌却在江宁的东大九龙湖校区上班,很不方便。因此,夫妻商量,要在江宁再买一套房,方便陈斌上班。另外,儿子在南师大附中读高一,两年后将上大学,很可能会考到东大,届时全家人就可搬到江宁的房子来住。夫妻俩还考虑,这套房子未来也可以作为儿子的婚房。
“我们虽然是买第3套房,但纯粹是买来自住的。本来也不急着买,因为第3套房不能贷款,只能一次性付款,而我们攒的钱还不够。但是,春节前看到新国八条,说全国省会城市要在2月中旬出台限购令,届时家里有2套房子的,就不能再买第3套房,我们就急了。因为再不买,就没资格买了。因此,我们被逼着以‘光速法’买房。”周莉告诉记者。
周莉说,整个春节假期,他们都在忙着看房,以及向亲友借钱,要凑齐一次性付清的120万元房款。
差2万块钱:
险些申请信用卡来透支
由于从1月26日新国八条出台到2月中旬南京出限购令,只有短短10多天时间,因此,这对教授夫妇的买房,就像是一场分秒必争的世纪大战。
“房子我们很快就看中了,就是双龙大道与天元中路交界处的21世纪国际公寓,一套103平米两房,总价在120万元左右。但关键是我们的钱不够,要到处向亲人和朋友借钱。”周莉说,“这年头借钱是多难的事啊!我们也是赶鸭子上架,只能硬着头皮去借。”
为了凑钱买房,家里窘迫到什么程度?周莉说:“我们在家里翻箱倒柜,把家里5块钱一张、10块钱一张的钞票,还有一块钱的硬币,全都找出来。父母也把他们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借给我们。再加上向亲友借的钱,最后汇总发现,还差2万块钱。”
为了再多凑2万块钱,以便凑齐总房款,周莉伤透了脑筋。她说:“我甚至准备到几家银行,申请信用卡来透支。”但因为申请信用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批下来,时间不允许,最后才作罢。
由于钱不够,周莉只能降低购房要求,不管房子好坏了,只求买到就好:“我们希望住高一点,买17楼的房子,但差点钱。最后只能买13楼单价较便宜的房子,楼层矮点就矮点了。”
加急特快:
付款签约鉴证一天搞定
钱一凑齐,周莉就在第一时间来付款、签约,并催工作人员送到房管局做鉴证,希望无论如何要赶在限购令出台前,把房子买到手。
2月11日,周莉带着大约5张银行卡,来到21世纪国际公寓的售楼处,每张银行卡刷一遍,才终于凑齐约120万元的总房款。签好合同、一付完款,周莉就催促21世纪国际公寓的工作人员,赶快把她的购房合同,送到江宁房管局鉴证。
“我还是不放心。今天交钱,明天是工作日,应该能鉴证。但悬着的一颗心还是放不下来,害怕万一今天南京就出限购新政,那我们的房子就买不成了。报纸上不是说春节长假后一两周内就会出限购细则吗?”周莉忧心忡忡地表示。
她还在自责:“都怪我们自己,前些年没有勇气买房,导致现在被逼着在高房价下借钱买房,这么狼狈。”
幸运的是,2月11日售楼人员把周莉的购房合同,送到江宁区房管局,12日就已做了鉴证,相当于一天之内就把付款、签约、鉴证的事情全部搞定。
直到这时,周莉和陈斌这对教授夫妇,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管怎样,总算抢在限购令之前,把用来自住的第三套房,买下来了。
记者手记:
调控出奇猛 误伤一大片
本报记者 李子墨
“我们被新政误伤了!”这对教授夫妇认为,自己是买第三套房自住,方便丈夫上班,因此限购令不准他们买房,是误伤了他们。
其实,每一轮调控政策出来,都有买房人喊冤,表示被新政“误伤”到了。这些声称被误伤的人群,包括刚需,包括改善型需求,也包括自称“合理的投资性需求”。
而在这一轮以限购令为代表的史上最猛烈新政下,声称“被误伤”的买房人,尤其多。
很多刚需喊冤:“新政打击投资投机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很多银行取消首套房优惠利率,实行基准利率,同时将首套房首付也提高到5成?难道新政连首次置业的刚需,也要打击?”
改善型需求也在喊冤:“新政打击炒房的是对的,为什么要打击我这样的改善型需求呢?我只有一套44平米小房子,现在想买再一套80平米两房,却要首付6成,我哪付得起那么高的首付?有人说,我可以先卖掉小房子,再买,可我卖了房子,我住哪?我的那些家具家电往哪放?”
一些投资客也在喊冤。记者身边一个朋友,是个手握4套房的炒房客,同时手上有钱还想买房,他也在喊冤:“国内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本来就少,现在又出台限购令,不准我们买房投资,那我们的钱就拿在手上任钱贬值?偏偏政府又超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岂不是蓄意让老百姓的财富缩水?我觉得很冤枉。”
这些被误伤了然后喊冤的声音,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不知道调控方对这些喊冤之词,会作何回应。但调控方“矫枉过正”,执行这样一刀切的严厉政策,也是被逼无奈。
过去几年“房价越调越涨”已经伤害了很多民众对调控方的信任,那么调控方这次顺应民心,下一剂前所未有的猛药来降房价,不也是可以理解的吗?更何况,如果再不遏制住全社会对于房价还将上涨的预期,那么社会上的充裕资金还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房地产,甚至天量的境外热钱也会来炒房,届时房价越来越高,房地产泡沫被越吹越大,未来如何收场?
试想,如果通过限购、提高首付和利率等政策,成功遏制大量购房需求,使得房价合理回落,同时想方设法扩大商品房供给,并等3年后庞大的保障房兴建起来,届时再放松调控政策,或许那时,房价并不会报复性反弹,或许那时的房地产市场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