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之心害了中国人


什么是攀比心理呢?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攀比心理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
 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
 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对人对己都很不利。
盲从与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盲目追求,并以此显示自己和别人有“公平”的待遇,甚至企图通过“胜过”别人来获取自我心理满足。
中国人攀比之心强多太强了!比如结婚,现在如果想结婚,就要有房,车,好的收入!使得多少真心相爱的人就因此分离!
中国有多少人,就相对有多少家庭,每年每家庭都有人要结婚,房,车就是最大的生活必备品,因此房价高了,车也多了,深入一点,房少就要建设新的房,没有就要占地,占地费补偿不高,就要有人被逼死!车多了,油就居高不下!车多了也就成了交通问题!
如果不去攀比,房子可以少建了,房价也降下了,占地也少了,很多人也不用对抗了!
如果不去攀比,车子开的人少了,车价也降下了,交通也不拥挤了,交通事故也少出了!
大人如此,在上学的孩子也是一样、学生之间的盲从与攀比现象愈演愈烈,从最初的文具、衣服等方面的攀比,发展到现在的金钱、家庭、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攀比。这种现象不仅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着时间,孩子变大人,结婚生子,循环又开始了!中国在攀比心理下,害了自己,害了别人!社会如此,中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