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时代“商鞅理念”可以扔进垃圾堆了


市场经济时代“商鞅理念”可以扔进垃圾堆了--安邦咨询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有一番精彩的评论。他认为,商鞅的例子可很好地代表中国上下两千年的主流的经济理论。

    商鞅对商人阶层不但毫无感情,而且视之为仇雠。在他当国之时,国家管制了“山泽之利”(矿山开发)、粮食买卖和旅店经营,自由商人几乎被消灭。同时,他对知识分子也非常仇视。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在经济模式上则体现为“命令型的计划经济”。

    后来的治国者们,尽管再不敢像商鞅如此说的直白、干的决绝,却也并非没有效尤者,至少有两个理念顽强地留存了下来。第一,不能让民众太富足、太有思想的潜意识却一直存在了下来,最终变成了一种系统化的愚民政策。第二,绝大多数的治国者把国家强大远远放在民众富足之前,强调“国强民安”,而不是“国强民富”,所谓“安”者,年份好的时候,有口饭吃,饥荒到来的时候,不饿死,这已是最大的善政。

    在安邦研究人员看来,“商鞅理念”胜利的同时,齐国管仲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以“轻重之术”调节经济的思想也失去了推向九州的机会。在秦灭东方六国两千余年后,管子的“轻重之术”才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看到了复苏的希望,但要真正勃兴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