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中国银行业究竟哪里不对劲?


陈功——中国银行业究竟哪里不对劲?

国际金融界最著名的刊物《巴伦周刊》(Barron's)的文章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究竟哪里不对劲?”《华尔街日报》转载了这个问题,但也没有形成结论性的东西。香港的财经报纸当然也关注这个问题,他们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国的银行界根本不在意“问题贷款”,中国的银行管理人员普遍不相信不良资产问题会严重到危及银行运营的地步。安邦集团的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如果你以为这仅仅是不负责任的中国银行界文过饰非的看法那就错了,国际上的投资银行同样持此观点。

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指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随即再次引起市场关注,但他们对中国银行业的前景维持正面看法,他们尤其推荐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交通银行。高盛公司甚至指出,不清楚“高危”的含义,按照他们的观点,即使是“高危”也可以通过重组来应付,而且整体融资平台贷款的增幅仅为4%,低于预期,相信风险仍属有限。而所有这些观点都是在银监会发表报告称,截止6月底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到7.66万亿人民币,23%有偿还风险之后提出的。

所以,问题来了。

一方面,如《巴伦周刊》所言,“众所周知,中国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政府正在采取紧缩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功”。中国社科院专家刘煜辉对同样的问题曾经估算,到2011年,地方负债可达10万亿元人民币,不出三年,这个数目可能会翻番。西方一些机构认为,中国目前的地方政府负债已经达到12万亿元。而bloomberg根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业内人士的话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的银行贷款中,能够全额收回的资金恐怕只有27%

另一方面,社会主流观点又是如此轻松愉快,一切照旧,甚至西方具有影响力的投资银行也持同样乐观的态度,这就令人不免要问上一句,中国银行业究竟哪里不对劲?

按照信息分析的传统模式,我们当然会对照以往的情况。中国银行业有一个惯例,一旦银行业即将出事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看到某些大权在握的银行内部人士,生活方式有了重大改变。众所周知,一个掌握贷款、采购等大权的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此后随着对“业务”的了解日益深入,就会开始卷入各种“事非”当中了。以往无数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那些被抓的、被双规的、被迫下台的,几乎无一不是如此。而每当这种事情日益多起来的时候,也就是中国银行业要出事的时候。当年被抓起来的建设银行行长为了打高尔夫球,特地跑到洛杉矶蒙特利的17英里去打,奢华程度难以想象。现在,中国银行业究竟有没有事?只要观察中国银行业人员的生活方式就可知道。问题是,现在恰恰是这种问题开始增多的时候——最近经常听到房地产商们在讲,要给某某银行的人员送礼了,礼尚往来,人家都已经买了第二套别墅了,云云。还有的人抱怨说,每周都要陪银行高官“打高尔夫”,累的够呛!不少豪宅房地产楼盘销售的时候,只要问问中介,他们通常都神秘兮兮地告诉你,他们的某某客户就是银行的“高层”!显然,这种事情也非全然是虚传。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工资几何大家都知道,工资最高恐怕也就是招商银行的那位马行长吧,但如果到处都有银行“高官”买别墅,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要说一个银行高官们的逃亡潮即将爆发那也不一定!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如果不是贷款有风险,谁会送你别墅啊?

应该有问题,但问题究竟发生在哪里呢?

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没有暴露,过去不良资产高峰期的时候也是如此。查一查,没有回答“没有问题”;中央急了认真查,猛然发现一大堆问题。陈功相信,主要问题可能在两个点上,一个是利用贷款统计标准的漏洞,不算在内,这其实是永久性的法宝。比如,统计的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但政府关联公司算不算啊?真要统计,问题就会急剧增加,实际这是没法计算的问题。只有在最后问银行不良资产究竟有多少并且保证不追究责任人的时候(比如直接划归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即可),一切才会暴露出来。这不是金融的问题,这是魔术的问题。这当然也不是刘明康的问题,这是刘谦的问题!

另一个要害点就是表外业务。表外业务主要有这样几项,一个是租赁,容易出事的经营性租赁,将融资性租赁做成经营性租赁,这样就可以不进资产负债表了。第二个是利用控股比例“做事”,若某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相当数量,但未达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权益,由于该企业并不控制未合并企业,因此只须将长期投资作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而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未合并企业的债务。当然,还有就是资产证券化的问题。这里面问题比较严重的是银行间的债券问题。比如开发银行主要做的就是政府业务,但长期以来它的资金来源就是通过银行间债券方式筹集的。

所以,问题很多。陈功相信,中国银行业肯定是不对劲的,历史经验表明,政府统计数据一贯对不良资产的规模是低估的,连希腊政府都敢在英美欧国家的眼皮底下这样干,所以问题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实际上,陈功承认,他自己也不希望问题表现出来,最好是能够在问题暴露之前得到妥善的解决。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陈功认为,中国的不良资产问题很严重,但却没有充分暴露,不少银行高官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已经很成问题,这通常是银行腐败和不良贷款的先兆,需要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