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中国已经与许多国家达成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双边贸易可以用对方货币结算。比如,中国与韩国达成货币互换,韩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中国企业可以用韩元支付;同样,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韩国企业也可以用人民币支付。

 

不过,双边贸易用对方货币结算的前提是:大家必须拥有对方的货币。但是,我们有了韩元,不能仅仅是货币的持有,同时还需要对韩国流动性比较强的资产进行投资,以期保值增值,否则就不会有人愿意更多持有你的货币。

 

还有一个问题是,任何国家持有的人民币都是中国的货币发行,如果没有货币的回流通道,那央行就不好进行货币管理。这就是所谓“资产是你的资产,但货币还是我的货币”,是中国的货币发行,所以我们不能不管,不能让货币发行泛滥,要依据双边的贸易数量加以控制。

 

那怎么办?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货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放开国内金融市场,甚至加快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但中国有个特殊的地区――香港,它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作用非同小可。它可以让大陆不必彻底开放金融市场,而通过香港这个桥梁,构建人民币回流机制。

 

香港对世界各国开发,大陆只对香港开放。这使得中国的资本、金融项目的管理变得更加方便,而且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安全性。看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对邓小平同志留下香港这样一个自由经济体,保留它原有性质的英明之举。

 

昨天签署新修订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规定:香港的银行为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账户和提供各类服务,将不再存有限制,而个人和企业相互之间也可以通过银行自由进行人民币资金的支付和转账。

 

在国外,过去当地的企业或个人持有人民币,过去是无法找到银行存款的。但现在变了,这要在香港有分支机构的外国银行,他们可以通过在港机构对客户开立人民币账户。甚至可以通过这些银行在港的分支机构,把钱投资到中国金融市场。当然,前提是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的、准许进入的投资产品。

 

你想想,在港的银行,他们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这就意味着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或个人拥有人民币的话,他们都将有渠道回到中国,投资到中国。如果这个时候,中国经济能够欣欣向荣,高速增长,那些相信中国的人就能够愿意持有人民币,愿意拥有人民币资产,而最重要的是,中国在管理上比较方便,不至于出现过度的混乱。

 

当年东南亚国家是出现过混乱的,他们早就彻底放开的金融市场,容许货币自由兑换,结果几乎是自由到了失控的状态。比如泰国,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他们的政府甚至不知道民间有多少外债,不知道需要多少外汇才能顶住货币的贬值,所以放弃固定汇率制,任由货币贬值从危机一开始就已经是被注定的命运。就是说,面对国际炒家的冲击,泰国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第一,未来的必由之路是人民币在香港的完全可自由兑换。这时香港的金融监管必须服从中国的金融利益,而不能是任由市场无序发展,更不能香港是香港,内地是内地,搞两张皮。这时香港获得更多人民币业务的前提。所以,内地央行、金融监管部门与香港金管局的合作,必须进一步加深。

 

第二,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地下通道必须严加管制,否则一遇风吹草动,央行无法准确预估形势。香港必须充当第一道有效的金融风险屏障,把各种可能的风险屏蔽在国门之外。香港必须明白,他们的血脉已经和祖国大陆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第三,中国的经济政策必须保持正确性。现在问题不大,毕竟人民币的国际化深度还小,人民币的境外持有量还十分有限。但随着发达国家货币全都贬值,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这样的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人民币的境外持有量会骤然上升。这时,一旦政策有些闪失,而且长期不能得到修正,那问题就严重了。毕竟,我们的资本市场已经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我们这档栏目也开通了短信热线15010105189),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