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房贷放松意味政策调控“终结”


    媒体报道多家银行改变此前“原则上暂停发放”的做法,重新“开闸”第三套房贷。7月9日有相关组织调查发现,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三套房贷执行不一的情况:(1)第三套房贷款有条件放行;(2)第三套房贷款对销售的提振作用不大;(3)商业银行间存在差异;(4)首付成数和贷款利率略高于二套房标准,(5.5 成首付,1.15 倍利率)。其中有差别的是,郑州和广州不发放三套房贷款;深圳基本停贷;北京和上海可发放,但相对严格。

    有人认为,三套房政策松动并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以三套房条件获取银行贷款的情况不多,目前销售情况还是以刚性和首次改善为主。其次,在具体操作中,通过借取身份证明来规避三套房政策;最后,对于限制外地人购房贷款的政策比三套房信贷更富有意义。另外是土地的供给决不是调控缺失的临门一脚。

    很简单,其一现在开发商拿地并不积极;其二,楼市好的时候,地方政府供给越多,越会被囤积,更不利。实际是,北京拿地价格降了六成,调控已经开始见效,调控缺失的第一是时间的沉淀和累积,第二,刺破泡沫的加息。第一条只要政府继续不松劲,年底总能拔云见日。第二条,3季度前不可能。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7月9日央行定调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上半年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适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目前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是下半年是否会加息。由于国内经济不确定和持续通胀预期致调控两难,所以央行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依旧经济。例如,平台贷告别一刀切,银监会指引银行区别放贷。

    随着地方平台贷自查摸底收尾,银监会待汇总各银行自查平台贷款结果后,将对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发布“区别放贷”指引,使政府融资平台下半年授信定调区别对待。例如,国家外汇局表示继续加强对热钱监测分析和打击。当前不排除部分违法套利资金的混入,将继续加强对“热钱”等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监测分析和打击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外汇局第五次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正面回应。

    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但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自2008年底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在短期内扭转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并实现回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货币信贷支持。但在2009年,随着巨大信贷投放和财政投入刺激,市场开始担忧通胀。到了今年上半年,在通胀压力增大的时候,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的净回笼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上升,从而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在通胀压力回落的6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则转为净投放。关于下半年的政策方向,上述例会指出,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央行例会指出,要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继续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最近银监会出台了多项紧缩的政策,银行间资金紧张,市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过紧,央行选择在这个时候定调下半年货币政策方向,也有适当缓解一下市场情绪的考虑。但是,适度宽松这个词有些微妙,究竟是强调“适度”还是强调“宽松”从政策的效果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是否更为宽松可以比较去年和今年具体的货币政策操作得出结论。央行至少强调了信贷是适度,而不是宽松的,去年的信贷明显过于宽松,因此对下半年货币政策不能理解为央行准备宽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