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消费特征越来越突出


 

    7月5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抢先发布了中国汽车行业上半年的产销统计数据。这份数据印证了笔者的一个感觉:乘用车的个性化消费特征越来越突出,消费者越来越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去年,乘用车市场呈爆发式增长,轿车总销量同比增长48.07%,今年上半年,轿车市场没有保持住这个增速水平,下滑至25.08%,低于乘用车的25.58%。这说明购买其他品种乘用车的消费者增加了。

 

    受购置税减免5%的优惠政策影响,去年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轿车成为乘用车市场上的明星车型,销量占据乘用车总销量的半壁江山。今年上半年,购置税减征幅度减至7.5%,加之去年的消费透支,这个排量段轿车的销量在乘用车总销量中所占的比例降至48. 57%。2.5~3.0升、1.0升以下、1.6~1.8升和1.8~2.0升等四个排量段轿车的销量增速分别为:100.97%、35.28%、32.29%和30.27%,均高于1.3~1.6升这个受政策鼓励、素有“黄金排量”排量段的27.27%。1.0~1.3升排量段的销量不升反降,同比增长-6.51%。

 

    从价格上看,销量增幅最高的轿车是5~8万元的车型,同比增长39.12%;增幅位居第二位的是20~25万元的轿车,同比增长率为37.63%。这种由1.6升排量为中心向两头“弥散”的增长特征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减弱,个性化选择特征有所增强;二是金融危机阴影逐渐散去,经济活力增加,大排量轿车消费量有所上升;三是厂家拼命扩产,库存增加,降价促销力度加大,较大排量轿车的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大多数专卖店的库存比例已超过警戒线,在没有银根紧缩、油价大涨和增加税费的情况下,降价促销潮将越来越汹涌,较大排量轿车的同比增幅会更大。

 

    这些年来,SUV的销量增速一直高于轿车。去年,SUV总销量同比增长47.15%,在乘用车中增速仅次于交叉型乘用车和轿车。今年上半年,SUV的总销量同比增长率高达87.06%,增幅仅次于MPV。这是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个性化消费增强的最大例证。它说明在国人心目中,“轿车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传统观念更加淡化。

    

    SUV和MPV是今年乘用车市场上的两个明星车型。即便是同比增幅最低的1.3升及以下排量的SUV,同比增长率也高达39.95%,高于乘用车和轿车。1.8~2.0升、2.0~2.5升这两个排量段,既是中高级轿车的主力排量段,也是SUV销量最大的排量段。上半年,这两个排量段的SUV总销量分别为15.8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95.56%和49.4%。1.6~1.8升、2.5~3.0升和3.0升以上的SUV销量增幅分别为150.87%、293.19%和136.43%。SUV可谓全线飘红。

 

    MPV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幅为101.47%,远高于去年全年的26.12%。1.0~3.0升之间各种排量MPV销量的同比增长率都在49.4%以上。其中,1.0~1.8升之间的MPV的增速都在164.75%以上。小排量MPV开始盛行,大大挤压了高端交叉型乘用车这个去年的头号明星车型的生存空间。这一点也从1.3升以上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只有寥寥700余辆的情况看得出来。这说明:一、亦轿亦货的车型越来越受到垂青,实用主义用车理念盛行起来;二、除了去年消费透支较为严重的因素,交叉型乘用车性能和品质升级压力骤然加大,急需走向CDV(在轿车平台上开发的厢式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