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证明,放化疗对肺癌有较为直接的抑制作用,但亦存在较为强烈的毒副作用,会对人体免疫机能造成损伤,进而产生一系并发症,对治疗不利。目前临床上常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进而提高对肿瘤的抵抗力,另外,中医药亦能减轻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中医学认为, 肺癌的形成、生长过程是一个机体内邪正斗争的过程。而肺癌的发生又以正气虚为主导,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积之成也, 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这里说的存, 不单指的是有和无, 虚不只指的多和少, 还应理解为相互之间的平衡, 这与现代医学认为肺癌的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肺癌肿瘤形成以后, 不断耗伤气血, 日久因病致虚, 更导致正气亏虚, 而肿瘤在体内能否控制、恶化、扩散及转移, 也决定于邪气与正气斗争的结果。祛邪(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中药祛邪等) 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 能使机体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 但祛邪又能加深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如不及时顾护正气, 常可使正衰邪更盛, 邪盛正益衰, 从而助长肿瘤的扩散和发展。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巩固阶段, 都必须随时注意扶正培本, 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减少肿瘤的复发及扩散。
扶正培本是在中医药学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扶正培本法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应用补益强壮的方药, 而是应该把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增强机体抗癌能力的方法都包含在内。因而中医的“补之、调之、和之、益之”等都属于扶正范畴。总的原则是:“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损其肺者, 益其气; 损其心者, 和其营卫; 损其脾者, 调其饮食, 适其寒温; 损其肝者, 缓其中; 损其肾者, 益其精”。所以对扶正培本法治疗应全面分析,根据辨证虚实而定。近二三十年来,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了运用扶正培本法治疗肺癌能够有效改善肺癌病人的临床症状, 提高手术、化疗、放疗的效果, 延长生存期; 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文章转自:南京龙蟠医院肿瘤科网站http://www.zlw1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