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书记面前,媒治也没辙
2009年5月11日,人民网曾以《安徽最牛村书记开办黑砖窑二十年 毁坏百亩良田》为题,报道了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石店镇彭桥村村支书梁昌广存在的一些违法问题。近日,记者再次接到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石店镇彭桥村数名群众反映,村支书梁昌广对其违法行为丝毫未得到收敛,反而变本加利,祸害百姓,依然还在“牛”。虽然他们多次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但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14日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6/15/c_12223502.htm
就在不久前,央视名主持白岩松在在《新闻1+1》中首度提出“媒治”的观念,不禁让人眼前一亮。的确,近年来,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涉嫌违法、侵权等方面的热点、焦点事件经过媒体曝光后,往往都会迅速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进而得以依法、妥善处置,越来越凸显出的媒体监督威力,无疑让民众对这一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渡期—“媒治时代”寄予了更多期待。
劣迹被媒体曝光一年多,其多次行贿的二位副县长也都受到司法处理,可村支书梁昌广不但“风雨不倒”,相反更加风光,为所欲为,“我随便拿个几百万,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都能买得通。”“你们这些庄稼人,想告我的状,你们兜里的钱有我兜里的钱多吗?再上访告状,把你们抓起来坐监狱,看还有那个不老实。”瞧这神气劲,简直牛上了天。
曝光梁昌广违法行为的媒体不乏人民网、新华社这些新闻界的“大哥大”,可一个小小村支书何以如此张狂,甚至“牛上加牛”,有关方面又为什么按兵不动,听之任之?其实,只要稍微留意就不难发现,面对媒体的舆论监督,固然大多数关联部门或官员都能虚心接受,闻过则改;但也不乏见风使舵,扯皮、推诿、回避、沉默、硬撑死扛者,有的在经过舆论穷追猛打,惊动更高层领导后问题才能得到处理或纠正。显然,所谓的“媒治”实质上还是“人治”,因而“牛书记”在舆论大棒的讨伐面前岿然不动也就不足为怪。
“牛书记”的坚挺,不啻是将了“媒治”一军。当然,只要其违法行为属实,只要媒体锲而不舍,持续盯紧,相信终有引起有关方面关注、重视、批示或介入,进而把他拉下马的那一天。不过,它却真实而生动地告诉我们,推进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舆论监督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今后更有必要加强这种监督。但这种监督的效力是终究还是建立权力的自觉即人治基础上的,如果权力被利益收买或出于其他种种因素,或死扛,或耍横,没有法治的健全,显示出威力,所谓的“媒治”也没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