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不除,中风在劫难逃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常见类型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它是指由脑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引起各种临床症状所造成的疾病。
   常见类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慢性脑血管疾病则发病隐匿,逐渐发展,常见如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血管性痴呆等。而中风是脑血管疾病发作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的总称。症状包括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呕吐、头痛、晕倒甚至昏迷等。
 
二、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顽固所在
 脑血栓又叫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动脉的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它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是栓子由“血液”形成的。患者要谨遵医嘱进行治疗,不可马虎大意。
   中风也是一种十分棘手的疾病。当今的医学纵然十分发达,但对中风依然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医生们常回天乏术,望病兴叹。即使中风患者的生命能抢救过来,也会留下许多后遗症,患者生活常常不能自理,病人和家庭都十分痛苦,负担也很重。所以,中风的最佳治疗是预防,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中风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三、应该如何预防中风,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补充钾和钙、节制饭量、进食时搭配部分粗粮。
  过量饮酒尤其是高度酒对心、脑血管和肝脏是有害的;应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动物脑、鱼子及贝壳类动物等;糖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使身体发胖,增加心脏的负担,理应少吃;中老年人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限制食盐的摄入,因为盐中的钠能增加心脏的负担,使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硬化。而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酸排泄和有利于胆固醇分解,多吃对身体是十分有利的。晨起后空腹饮一两杯白开水,还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管扩张,有利于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
 
四、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有哪些?
   医院对中风预测的常规检测项目主要为测血压、心电图、眼底检查、测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  规、血液流变检测,特殊检测项目包括脑血流图、超声多普勒等。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的诱因,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病等也是引起中风的疾病。
 
五、中风前的先兆征象有哪些?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昏沉沉想睡、性格反常等,这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发生。 患者平时应尽量避免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调整饮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六、中风后患者家属应该如何急救?
  若患者在家中发生中风时,家属应让患者平卧,使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然后马上打120急救电话:说明家庭地址、病人年龄、性别、表现症状等,切勿自行盲目施救。http://www.4846.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