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等于强,强一定要做大。先做大还是先做强?不同企业、城市,面临不同的境遇,没有定规。
一个汽车企业,大了,如果虚胖,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消肿”,强了没有做大,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强,参与世界分工,成为世界之强才叫真正的强。
目前,有的企业,包括合资企业、零部件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聚集了各方面的人才,产品质量已经走到了世界前沿,打入了欧美市场……这些构成了强的基础,也是中国汽车走向强大的标志。
美国、日本、德国可以说是世界汽车强国,三个国家有三种不同的强法,作为轮子上的国家,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虽然近几年情况不妙,但是,美国的汽车衍生业务是最棒的,销售能力是最强的;日本的汽车企业,时下虽丰田大规模召回受挫,丰田、本田仍旧是强大的,做为全球化公司,其总部似乎是在“流动着”的,一会儿在日本,一会儿在美国……德国更是咄咄逼人,成为品牌的“集散”地。
走自己的汽车强国之路,中国的汽车文化应该是最先进的,这是基础,消费者水平要高,挑剔成就精品;第二、不可求大求全,大了不等于强,只是做强的一个有利条件,一些汽车产品,挂的是自己的牌子,里面装配的大都是外国货,这不能叫强。从一个一个螺钉做起,整车里面,中国“元素”比例大了,水平上来了,中国汽车也就强了;第三,人的强胜过“物”的强,所谓人的强表现在几个方面:高水平的车迷,一流的设计师、工程师、经理人、销售专家……强,必须得以人为本!
从自足的文化到自省的文化
中国汽车在进步,但今日的中国汽车,更需要一种自省的文化,我们应该时常问一问:还有哪点儿没有做好,哪些方面对不住消费者。
世界上,强大的汽车企业,都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悠久的历史。汽车品牌就像酒一样,酿得越久越有味道;第二、具备承受狂风骤雨的能力,成功的企业、产品,其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句话话: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第三、独具特色的汽车文化。每一个强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哲学,伟大的企业精神带来伟大的企业。不久前,采访一汽-大众的老总安铁成,他深有感触地说:年产百万辆,依靠的是文化!而广汽丰田执行副总冯兴亚认为:企业每时每刻都要如履薄冰……
总之,成就强大的汽车强国,我们需要的不是自足,而是时时刻刻自省:我们到底差在哪儿……
(蓝畔)(独家供稿新浪,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