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的企图是细分市场并且占领它
上海伟雅
有朋友问我,阿里巴巴有诚信通旺铺,就是做批发的网站,为什么现在要再推出1688呢?我看了一些资料,做一个猜想。我的感觉是,这次推出1688有多重考虑,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将市场细化并且占领这个细化市场。简单讲,就是将大宗批发和小额批发分开,在小额批发市场中先入为主。
阿里巴巴本来是有B2B中文站的,但是中国供应商的光环过于耀眼,使外人都以为阿里巴巴是一个做对外贸易的网站。即便是小额批发,外界也有许多误解,认为是日用小商品批发,不包括原料或者大件日用品。反过来,许多行业网站因为定位清晰,慢慢有了客户群体,这使得阿里巴巴很苦恼。
对阿里巴巴来讲,它的野心绝不是做某一个或者几个行业里的产品的批发,它是想再建一个类似淘宝网这样的平台,让天下的批发生意凡能够在网上做的都聚集到这个平台上来。如果这样做,这个平台的定位就需要很鲜明,它不仅是要让已经习惯网上做生意的人了解,更主要的是要让网下的人也了解。
说到这个就有一个案例。雅戈尔原来有一个理念,认为一个品牌可以打天下,囊括所有细分市场的服装。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以后,消费者已经不是仰视品牌,而是可以和品牌对话了,他们需要供应商提供的是他们那个细分市场的独特产品。同样道理,阿里巴巴已经不能将对内对外的2个B2B用一个名字了。
有人说阿里巴巴启用1688是正式涉足网络批发业务,我以为说纠正、转身、再度这样的说法比较客观。阿里巴巴的口号是“购物上淘宝,批发上1688”,也说明了对以前模式的否定,是一种重新定位。这样的定位更加清晰,能够在没有涉足诚信通的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信号。
有人认为,世界的和中国的网络生意平台可以细分为6个,阿里巴巴已经进入5个。世界范围大宗批发B2B有阿里巴巴英文网站;小宗批发B2B有阿里巴巴的Aliexpress.com;线上零售有亚马逊和eBay,阿里巴巴没有进入。中国范围的大宗批发B2B有阿里巴巴中文网站;小宗批发B2B有1688;线上零售有淘宝网。
如果小宗批发这一块阿里巴巴继续蜗居在诚信通里,那么别人再建立一个定位清晰的平台来会很容易进入这个细分市场。这让人想起当年的淘宝网。当时的eBay已经很强大,有不可超越的架势,但是如果任其发展eBay会染指B2B的,于是淘宝就产生了。淘宝即便不能拔得头筹,也能阻挡eBay的继续遐想。
阿里巴巴的理念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种生意当然不局限在零售上。当阿里巴巴看到一个平台不能容纳所有生意的时候,就需要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再建不同的平台。依我的看法,现在线上零售这块,以后也要分离为B2C和C2C两个平台,因为他们同是店主,但是他们有不同的利益,不能共处一个平台,分开是迟早的事情。
作为外人,我们还很难窥探到的是,这种变化了的格局带来的另外一个大利益是属于支付宝的。增加不同平台之间的现金流一定是大有好处的。亿邦动力研究中心引用eBay与PayPal的关系。2009年7月,eBay CEO约翰·多纳霍表示,将来PayPal的规模和价值最终会大过eBay的。
还有一点。在义乌,绝大多数的商铺老板有电脑但是不上网做生意;在阿里巴巴社区,许多诚信通会员也进去浏览,但很少有老板进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中的门槛和操作不像淘宝网那样随意简便。我的猜想之一就是1688可能会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更好利用1688的导航功能,能够让小商小贩也进得来,团购也活跃。这次引进淘宝网的秒拍就是一个例子。阿里巴巴会让1688网上批发变得比网下的义乌小商品城还要方便。(上海伟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