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理2.9-修亮-创造你的独特社会价值


修亮:创造你在社会上的独特价值

 

修亮,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独特社会价值,自己的标签,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地方。

人和猫狗不同,不是只为吃穿活,而是要活的更好,唯一的办法,是不断创造新东西,那样你才能更有价值,人人都这样,社会也才能更发展。如都靠掠夺(比如炒股就是掠夺的一种),就是窝里斗,谁也长不了。

个人直接实现目的,一般是不可能的,比如,你想成为医生,就必须有人需要你,光你自己成不了医生,你要当航天员,也得有人需要你上天,你自己也上不去!人的目的是通过为社会创造什么,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而换取的;无穷的社会需求,形成无穷的市场,使每个人的才能,都有发挥空间、展示的舞台!所以说,社会的需求,是我们每个人发展的基本场所,而把一个个企业当成个人发展的场所的想法是狭隘的,应该说,社会的需要才是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基本场所,没有了人的需求,企业和每个人,都很难发展,因为没有人需要你!

当然,也有人,是通过贿赂、抢劫、权力、诈骗等掠夺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的,但这种实现方式,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会有个附属品,那就是永远的小辫子,永远的不安宁,无论你暴发到什么程度,无论你官做的多高,都难以甩掉这个幽灵,一旦出问题,总统要受审,部长要罢官,首富要下狱!世上这类人比比皆是啊!为社会创造进步的服务或者产品,是永恒的正道的发展方式。

当然,有的人说,我自己不想造什么,我就想通过打工来实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打工是替企业为社会提供服务,如果你不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企业也不会要你,打工只不过是有组织的,以团队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归根结底,关键还是看自己能为社会提供什么独特的产品服务!打工是间接的,自己开业是直接的,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你提供的服务,是人人都能提供,那你的价值就很小,要有大成就,你提供的就必须是社会认可的,独特的,别人无法替代的。

目标和亮点,是一个人生存价值的两个面,一个是对自己来说,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是对社会来说,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世界并不关心你的人生目标,只关心,你给社会提供了什么,你的亮点。

以天赋为基础设立的目标或者亮点,是有依据的,有道理的,科学的,不盲目的,这就保证了它是最容易实现的。

亮点,可以是一种能力,可以是一种产品,一种服务。如果这个亮点是技能,依靠它去打工,应该能让人主动找上你;如果这个亮点,是产品,应该可以用它创造一份事业,直接服务大众,或者作为与其它人合作的资本来合作创造事业,亮点,是实现志向的载体,是创业或者打工的最得力武器,是你个人在社会上的标签,亮点不是文凭,专业未必是你的亮点。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亮点,创造不是研究者的专利,如果马云和史玉柱,也认为创造是研究者的事,那就没有他们今天的成就了,就因为他们认为创造是竞争的最好手段,成功的最好手段,所以,每做一件事情都去创造,技术创造,管理创造,营销也创造,创新形成了自己的亮点,最后成功了。

亮点和职业有密切的关系但又未必就是你的职业相关的,他们的关系,是这么表述的。

当然,创造亮点,除去自己的努力外,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一个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会更利于国民创造自己的亮点,并且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在中国,做风险投资的人,可能最了解这点,因为,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别人的创造,他们每天在全国各地考察项目,最了解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在创造各种各样的生意,会发现很多人创造了他们的亮点,有多少需要资金支持,没人支持,就导致,国民创造的积极性倍受打击,所以,风险投资,对创造行为来说,是非常主要的。

如果国家不但在文化上讲清楚了创造性的道理,比如现在总书记主张创新,又在制度上保证支持创新,就能发挥全国人民的创造性,13亿人每个人都创造,都有亮点,那民族崛起就真的会到来,想压也压不住了,会形成创造性爆发的时代,创业者将如雨后春笋。

如果一方面宣传创造的道理,一方面制度不支持,那实际就等于抑制创造性。

支持创造亮点的制度是什么呢?

主要是解决创业资金瓶颈,没有制度解决资金问题,空喊创新,谁去创,怎么创?

现在创新简直成了大企业的事,因为只有大企业有钱,承担的起创新的风险,而恰恰大企业就不愿意干这个,只想炒作,而乐于创新的千百万国民,又得不到资金支持,社会必须变成支持国民创造亮点,而不是机构的创造!

谁来解决,国家、个人机构多方努力。因为,我们烂在股市的钱是几十万亿阿,为什么不拿去支持创业创新?非要留在股市里腐蚀成熟企业,让他们无心经营,自己炒自己。现在的股市,是百姓把大把的钱,扔给那些已经成熟的,不负责的大公司去糟蹋,而众多的创业小企业,连一百万也融不到,只有少的可怜的几个风险投资公司在做这个。

很简单,把现在烂在股市的钱拉回来,成立真正的创业板,而不是培养富翁的创业板,就是很好的解决办法,过去被一个成熟企业浪费掉的钱,动辄就几个亿,这些钱,足以资助100个创业型企业。

虽然VC行业最被人供奉,但中国的投资刚刚起步,投资家的眼光就是眼前利润,所以,他们能看上眼的创业项目,会很少,彻底解决中国创造力的措施还在政府,希特勒都懂得为大众的创业发创业债券,社会主义的中国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中国的金融人,有闲钱,不知道投资什么,就组合起来,做风险投资,一定是赚疯的,条件是,别用一个人的钱,一定是要很多人的钱,很大规模的,弄在一起,因为,风投,风投,投资的风险很大,只有多投,才能保证整体收益,要是要求每个项目有都成功,那就不是风险投资了,如果你有100个亿,如果法律允许,可以成立自己的风险投资,因为你可以投的项目个数很大,就能保证整体狠狠赚钱,比如100个里面,出一个马云,你就赚大了,但如果你就10个亿,那你必须和别人组合一个更大的数目去做风险投资,因为,你自己只可能投20个项目,那可能都失败了,你10个亿就白扔了,你输不起,做成更大的规模,就肯定能盈利,比如,我们的银行,做风险投资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基数大,过去的坏帐都是被欺骗的,现在主动去选择投资,有什么不可以,国家,应该支持,或者单独成功政策风险投资基金。

以上谈的是社会政策如何支持个人的创造亮点,没有社会的支持,大众一般地说,就只能甘于平庸,因为很难突破资金控制的瓶颈,只有少数类似马云的人,才能冲破环境束缚,创造出新,而有了政策支持,制度支持,就能产生成千上万的马云。

亮点应具备两大特点,一符合社会需要,二具备独占性。

“想要自己开发出一条路,就不应该具有跟别人一样的想法和行为。”——盛田昭夫。

中华网总经理陈晓薇说:“之前做科学研究、做媒体,商业这个词根本就没和我沾过边。进入麦肯锡的最大收获,就是我学会了用商业的思维去做事。其中最有用的就是寻找差异化,别在一个已经足够拥挤的市场里拼死拼活做第一,要另外寻找一条路,大家一起在不同的路上做各自的第一。”

“想要成为无可取代的人,就必须经常标新立异。”——香奈儿

“除了赚钱以外,没有其他价值的事业,是空洞的事业。”亨利福特

金牌主持人杨澜,前些年,在别人看来正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毅然离开中央电视台,出国留学。到底为什么呢?

杨澜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成立大会上,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某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有6名主持,彩排之后,导演组突然决定不用其中一人了,但却没人通知她,那一天,那位主持人兴冲冲来到化妆间,等待彩排,可是化妆师却说没她的名字,在明白事情缘由后,那位主持人黯然神伤,异常落寞和悲伤。

杨澜说,“我当时就坐在一旁,那一刻我似乎看到自己的未来就是这样,我当时心想,今天,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平台,有多少成功算是你努力的结果?”

杨澜选择了离开,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恐惧与害怕,觉得命运没掌握在自己手中,再有名气,再风光,别人一句话,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说明某人需要你,未必是亮点,必须是大众需要你,只要你有大众的需求,才是真正的亮点,真正的亮点,才能托起你的志向。

打造亮点的基本程序,平台提供了一个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