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仍把中国房地产当成可投资品的朋友来说,现在是玩“大家都是木头人”游戏的时候。也就是说,不要动。
也许可以趁此冬天去看看日本的房子。今年已经是日本房价连续第19年走低。过去一年,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投资者加快了购置日本房地产的步伐。拥有大量现金并且未受本轮金融危机致命打击的中国内地人、香港人已经注意到日本。日本房价与中国内地部分城市和中国香港相比,估值更低,回报也比较稳定。据统计,今年亚洲公司和个人在日本达成18项房产购置交易,价值3.72亿美元(去年达成交易8项)。而同一时间,美国购置交易仅3项,价值600万美元,欧洲仅1项交易。
同时,东京住宅类房地产的收益率(房地产年预期净收入与资本价值的百分比)为4.5%-5%,香港不到3%。整个日本房地产的收益率波动性也小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当然,日本政府看来也没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强有力干预和调控的动机。而北京下一步调控政策走向尚不完全确定。乐观者估计,随着明年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一个趋势将延续:拥有越来越多可支配财富而又担心通货膨胀的中产阶级希望资产多元化,为什么不在东京拥有一间物业呢?
等一等。在逛了六本木,泡了温泉,看了公寓之后,不要急于下订单。因为中国正在发生不利于房价下跌,或者说有利于房价稳定甚至继续上涨,也就是有利于投资回报率的变化。这件事说得最清楚的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他最近表示,未来新兴市场面临空前的热钱流入压力。中国首当其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量化宽松”而上涨,全球资本的套利行为也在加剧。这都会大幅增加中国内地的流动性,导致资金过剩。根据相关数据,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更微妙的是,尽管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已达到两年来最高水平,但中国央行可能会暂缓提高利率或让人民币大幅升值。固然北京的货币政策取向将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但今年10月份首次加息后,除了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型武器之外,中国央行似乎不急于动用连续加息这类重武器。而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允许其进一步升值,也有不同意见。
比如,为证券市场代言的《中国证券报》发表评论称,2011年货币政策应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为首要任务,谨慎对待加息和人民币升值。该报认为,没有经济增长,居民收入的增长就会停滞,即便有稳定的物价也没有意义。而中国央行主办的《金融时报》指出,人民币汇率在明年断断不能大幅波动,否则将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也称,目前货币供应与流动性水平较为适当。理由:中国是高储蓄国家,也是间接融资比重较高的国家,这就决定了货币供应量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高。这一言论被市场认为是在暗示:全面紧缩措施还不急。当然,周行长也可能在制造烟幕,制造出其不意的政策时间窗口。因为不论他怎么说,中国央行一直在采取更多有针对性的措施,严格控制信贷投放。
所以,货币政策形势不明,先当“木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