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吕维松传记(4)


              光华附中的初中及乐群和南洋模范高一的学习生活

     光华附中抗战前位于郊区,抗战开始后迁入英租界一座位于二马路与三马路之间的证券大楼内。大楼高九层,光华初中敎室位于四楼,高中在八楼,九楼是校部及敎师办公室。大楼设有两部电梯,但仅供工作人员与残疾人员才能乘坐,学生们只能从楼梯上下。

    我每天乘有轨电车上下学,每次四分钱,电车分头等和三等,车身前半部为头等,乘客很少,车票八分钱,后半截为三等,车票二分钱,车上仅一名售票员。上高中时,我找到一辆旧自行车,稍加修理后就可用了。以后我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初中学习期间,几何老师讲的好,平面几何与物理吸引了我。英语课本为《英文津逮》第一、二、三册。初中两年的学习成绩仅为中等而己。受战争的影响,我初中毕业后,高一上学期在离家很近的乐群中学学习。
    
                         高中的学习生活

     高一下学期,为了更有把握考上交通大学,经二姐介绍,我有意转到南洋模范中学去念了一学期,进南模是因为考上海交大的南模高中毕业生的录取率最高。我对大学以考上上海交大作为我自已的锁定目标,高中阶段的学习将围绕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三哥吕建明从光华附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上海交大机械系。他的学业水平和英语水平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经一位南模老师的推荐,经口试后,我进入南模高一乙班。

     高一的课程里有一门法语课,老师是一位曾在法国学习的牙科医生。开始时学数字和简单会话,如早安、晚安等。虽然仅学了一学期,还是打下了一些基础。我觉得法语是一种很好听的语言。南模敎物理的老师将离心力和向心力讲得很透彻,这是我在南模学到的可贵知识。

     我逐步发现南模该班的学习方法竟是 “背”,还要默画出我国各省的轮廓图形等,加上大量课外作业,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我很不习惯这种学习方法。学校给我的印象是,如要得高分,就得死背,死读书。于是在南模仅仅学了一个学期便又回到光华附中。

     我那时对高中学习,心中己有一个隐隐约约的标准,那就是它能启发和调动我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讲的课程得有吸引力,且能促进我的自学。我那时己意识到我对工科极感兴趣,希望我从大学毕业后能或为一个有水平、有能力的工程师。以后的经历乃至我的整个人生经历表明,那次我从南模转回到光华附中的决定是正确的。


                      光华附中高二及高三的学习生活


      进入光华高二后,多门课程都吸引了我,三角、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大代数、物理和英语。初三学的平面几何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高一的平面儿何难度加大了,需要更强的分析能力,多解题对于学习十分重要。

      高二时,上海市敎育局组织了一次全市中学生的平面几何竞赛,我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一本平面几何题集,其中约有五百道题,每道题的难度都高于敎科书的水平。于是,我抽空一道道题做,前后化了两个来月的时间,解开了几何题集每一道题。

    参加工作后,我深深感到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需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逻缉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两者在进行科学研究中是极为重要的思维基础。

    光华附中的高中敎材有一个特点:除语文外,数理化及世界史各门课程的敎科书全是英语课本。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学到大量各专业的英语词汇,这使我明显地提高了阅读英语版各种专业书籍和英语版科技杂志的能力。高中阶段若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这本身就为进交大这个工程和科学技术基础深厚的大学准备了极方便的语言工具。

    光华敎高二和高三的英语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讲课生动活泼,讲课时汉语与英语并用,且以英语为主,有时他还会讲一些关于上海的故事,有一次他谈到最早来到上海掘金的是犹太人。当上海有了英租界后,一些犹太人很想加入英国国籍。当他们找到上海的英国使馆时,使馆领导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将南京路的东半段沥青路改用柚木铺设,他们就能加入英国籍。于是两位犹太人,沙逊和哈同出资,真就将东段南京路的路面翻修成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的柚木地面。但英语老师声明,这个故事他也是道听途说的。

     我家学习英语的环境极好。三哥吕建明的英语水平,无论在阅读、听、写方面都是超群的,他是我进入高二后在学习方面的榜样。三哥爱读书,尤其是英文小说。二战后,在美军中广为散发的袖珍本大量流入上海旧书市,每本仅卖贰角。这类书的内容极为广泛,很多名著被收进袖珍本的范国。三哥不断购进,家中不久便收藏了上百本这种袖珍本。

      三哥阅读英文小说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一天一本一百页的英语书不在话下。他这个阅读能力是他的长期努力学习的结果。三哥阅读英语的能力使我找到了一个学好英语的途径,只要努力自学,同样也可以明显提高自已的阅读能力和大量增加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英语,自学是关键。

     于是,在高二升高三的暑期中,我自已设定了一个阅读英语小说的目标,争取在暑期内读完当时的一本名著:《GONE WITH THE WIND》,该书的中文译本书名为《飘》。这本小说共一千余页,在我坚持下,总于将它啃了下来。

     我阅读的方法很简单,每页上的生字都一个不漏地查明译意,记下背熟,每天不少于记住五十个单字,并采取循环阅读,大声背诵的方法。

     这本小说的前二、三十页生字特别多,进展很慢。但在逐步积累了更多的词汇后,每页上的生字趋少,阅读速度渐增。读完这本小说,我至少增加了几千个英语词汇。

     这次自学,啃下了一本千余页的英文小说是我自学英语的一次很大的成绩。除词汇增加之外,我提高了自已的语法水平。这又使我认识到,英语语法最好在大量阅读中逐步领会,以后则通过写英文文章或英语书伩以逐步深化认识,能使效果逐渐趋向更正确。脱离文章,专学语法或背语法规则,则往往是事倍功半,且不易扎根。

    经过这次暑期中的努力,我在高三写英文作文时感到轻松得多了,不但文笔流利且语法的运用也更自然了,己能比较确切地表达我想说出的意思。英语老师在批改我的作文卷时,发现我的作文水平比暑假前提高了一个台阶。过去常有语法错误,现在每次作文老师批卷后,经常得到八十多分。

   暑假中,我还提高了我的中文书写水平。我在小学学习生活中从没练习过毛笔字,也没临过帖。可是光华高中的语文老师对字体特别严格。他曾当着全班同学、把我交卷的作文本扔在地上。于是我在这个暑假里,用心仿柳公权的字帖、练毛笔字。之后在高三期间就没再发生类似事件。

   光华附中位于三马路和四马路之间的证券大厦的八楼,我每天骑自行车上学,经常同同班同学沈乙孙一起骑车回家。时间久了,得知四马路是红灯区,于是就绕着走二马路或南京路。若是下班时刻,我们会看到在大新公司和虞洽卿路交界处往往站着几个花技招摇的女性,她们是拉客人的妓女。我俩尽量快速通过这个区域。

    高三毕业时,大代数和物理均未教完。物理尚余光学、电磁学与原子科学三大部份。我在暑期中抓紧时间,自学了未学的各章节。这使我的自学水平又有一些提高。

   暑假期间,我先后报考了三个大学:上海交大,震旦大学和大同大学。上海交大是国立大学,不收学费。震旦是私立大学,用法语课本。大同也是私立大学。我先后收到了震旦和大同的录取通知书。

   上海交大的录取通知以公开发榜的告示贴在校门口,我的录取名额列在第十四位。我终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实现了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