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房价是民富国强之捷径


 

降房价是民富国强之捷径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重点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作为当前乃至以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说明中央已经明确很明显就是中央把居民收入,下大力缩小贫富差异,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其实,我也故弄玄虚的考虑过:社会缺乏的不是想法与制度,而是缺乏的是真心能贯彻想法与绝对执行制度的人,恶官之下无善民,贫困之下无尊严,古时有之,当今不乏。     

      据《华商报》6月28日报道,国税总局一位官员目前表示,全国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或将实现8万亿。从的这一数字一旦实现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从2003年至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万亿、3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可以说,这则新闻,并没有振奋所有的人,而是让很多人陷入尴尬的处境。国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很多人还贫,又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缺乏了全面性。

      看看我们身边,现在有多少人都在演绎着李熬的一句人生哲理:犹如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就是没有出路。追求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事情,追求相对平等的前途是曲折的。就犹如上海世博会的一句话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的最大艺术在于缺乏主体,城市,让谁生活更美好?谁,可以是全国人民,可以是富人,可以是城市人,可以是农民……这就是你有多大质疑,我就有多大解释空间。

      其实,仔细想想,降低房价的确是一条国富后实现民强很好的捷径。当然,实现民强也不仅仅是这一条途径,全民的医疗保障、免费教育等各项民生工程的实施,都是很好的办法和措施。社会如果实现医疗有保障,教育全免费,居者有其屋,这才是实现民强的三大根本宗旨。

       1、国民工资倍增计划,不能说不是一条民强的手段。稍加思索,你会发现这一计划不但缺乏全面性,更容易走向财富分配的另一种极端。国家每次的提高工资,主要针对主体是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社会的底层底收入人群,真正收入低的贫困人群是生活在个体、私企、民营企业、外聘员工、农民兄弟……而这些人很难实现自己的加薪梦想。在我们身边,富士康接连十几条人命换来的提高员工待遇血腥事实,刻骨铭心地警示我们在这些企业的人群,实现加薪计划的难处与处境。

       退一步说,就是这些人群随着国家公务员工资的上涨而增加,但是增幅或绝对加薪的数字一定相差很大,而且还要面对过高、过频加薪引起的物价上涨的事实。社会物质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有限的,过高、过频加薪就会引起社会物质相对稀缺,引起物价上涨。而真正收入低的底层人群的加薪就会被物价上涨抵消,成为加薪后的负增长。加薪仅能成为他们还能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成为不了他们改善生活的条件。所以,过高、过频加薪,对于真正低收入的贫苦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坏事。所以,国民工资倍增计划,是很难承担国富后民强的责任,更彻底的说,根本不可能解决底层低收入人群的富有,只能扩大或加强中产阶级的人群或财富。

       2、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这种措施也是很难实现全面民强途径,真正达到起征点的人群,不是真正底收入的贫困人群。

        3、加大保障房,加快推出限价房等这些措施。这一系列计划,总是滞后于变化。地方政府变通政策,改利民政策为利己肥己政策的手段与办法比比皆是。# F) w  n# e4 i; F今年6月26日,广州市今年唯一限价房项目开盘当日就被抢购一空,成为楼市政策出台后首个“日光盘”,销售现场门外长近1公里的大马路上两侧全部停满了私家车,有丰田、本田等日产品牌车。“你看,买限价房的人可都不穷啊。”现场不少买房人如此议论。(引自6月27日的《羊城晚报》)

 

     上善若水,降低房价,用这种雨润天下的办法,实现国家财富恩泽天下,不会出现旱者干死、涝者淹死的局面。既如此,我们各级政府就应该动动脑子、想想办法,把这个有效的举措真心实意抓一抓,让它切实成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良策和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