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曼德拉式”的和解


                         鄂云龙    自由撰稿人

 

   在纽约,不少人很关注毛泽东热。还有人问我为什么在提到毛泽东时总使用“人民领袖毛主席”这样一种描述。

 

  我的回答是:不能苛求历史人物。像毛主席这样的伟人,在前进的过程中可能践踏了许多无辜的花草,但也办了不少好事。更重要的是:人民领袖毛主席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原生理想。因此,由于我们还没有彻底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目标。亿万人民才更加怀念毛主席,希望中国共产党人不忘本。这就是当代中国产生毛泽东热的主要原因。

 

  在七十年代末期,对于党的历史决议中提出的毛泽东个人凌驾于党之上的错误,当时的一代人曾经作出了有力的批判。现在看来,党的历史决议中作出的这个批判和总结,最大的亮点是没有把责任放在毛主席一个人身上。实践证明,个人凌驾于党之上的问题是制度造成的问题。所以小平同志指出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因为不改革这种制度,其它人照样会犯这种错误。所以,只有按照小平同志的意见办,才有助于党的自身成长。有助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进而杜绝个人凌驾于党之上的现象再次发生。

 

  因此对毛泽东、及对毛泽东以后的所有历史人物,都应当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多看到他们的优点,多看到他们作出的贡献。因为每个历史人物背后都有相当一部份群众(当然,像人民领袖毛主席那样受到亿万人民拥护的毕竟还是特例)。这样做有利于党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民族的团结。所以我认为中国需要“曼德拉式”的和解。不走极端,不搞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在总结历史教训时,少带个人色彩,少带感情因素。只要有利于今后发展,是错误就要勇敢面对,是成绩就要充分肯定。

 

  这样一个大的国家和民族,这样沉重的历史包袱,这样剧烈而深刻的变革,需要我们用大的历史气度总结过去。

 

  至于“人民领袖毛主席”这样一种描述,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概念。它证明毛泽东已经成了穷人和弱者的图腾。对这些穷人和弱者来说,他是人世间实现公平正义的旗帜与希望。

 

  而对于纽约朋友担心的恢复过去的公有制问题。我提醒他们注意两点事实:一是人民领袖毛主席发动人民搞文化大革命,否定的就是这种带有“资产阶级法权”性质的公有制。这种公有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已经被彻底摧毁了。在这种情况下,连毛主席都深恶痛绝、因此用激烈方式对之进行革命的这种所谓的“公有制”,恐怕已没有恢复的可能了;二是中国并不存在教科书意义上的纯粹的公有制企业,或者是私有制企业。有些国有企业受到个人或集团控制的可能更大一些,有些私有企业受到政府控制的可能更大一些。太阳底下每天都在发生新的状况。所以对“国进民退”之类的说法,还是需要有更具体的更细致的分析。

 

  有些人想唱衰中国,那是痴心妄想。只要人心不崩溃,中国的发展就不会停止。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已经在曲折的行进中找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多数中国人也相信只要中国共产党人不背弃自己的原生理想,中国的事就会越办越好。

 

  其实在中国,大多数人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相信贫富差距一定能缩小,相信中央的心里有人民群众。只要这个信心能在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增强,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